65、帝心

富察府东南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处小院里,几个丫头行动匆匆,忙得脚打后脑勺,脸上却挂着憧憬和兴奋的笑容。

五姑娘富察若华被留了牌子,方才陪她去参加家宴的荟茹姐姐也说了,咱们家里多半有个姑娘要选为皇子妃了,且只有一个姑娘能中选。

五姑娘不论名声还是才能,比起六姑娘可是强了太多。在亲戚和交好的达官贵人当中,五姑娘一向都是众星捧月的所在,而六姑娘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女孩儿,从来极少在人前表现什么,只不过身份比旁的姑娘略高一些而已。

几个婢女心中都暗自欢喜,等到姑娘嫁入皇家后,她们这些奴籍的婢女也可以跟着姑娘嫁进去,跟包衣出身的宫女们平起平坐。

果然只有跟对了主子,这辈子才能一生顺当。

姑娘在宫里也累了这不少的时日,是该沐浴梳洗,好生歇息。

荟茹正在伺候富察若华梳洗之时,听到小丫头来报,说是外头二姑娘身边的紫砚来了,说是有事求见姑娘。

荟茹用询问的眼光看了富察若华一眼,若华会意,对着荟茹轻轻点了点头。

方才在六姑娘院子里,富察舒怡说是自己原本带在手上的一串珊瑚手钏不见了。

原不是什么多贵重的东西,但这是当初祖母赠给她的东西,她这几年来一直带着,丢了心里头过意不去,便叫紫砚过来问一问姐姐,是不是装行李的时候拿错了。

富察若华对着紫砚点了点头:“似乎是有多了这么个东西,荟茹打开我的首饰盒看看,若是拿错了就给紫砚带回去便是。”

荟茹果然找到了珊瑚手钏,紫砚接过手钏后道了谢,只听上头富察若华悠悠道:“原也是不小心拿错了妹妹的东西,想来日后再不会有了。如今我们姊妹两个也到了出阁的年纪,日后怕是不能像从前一样多见了,紫砚回去也同妹妹说一声,不管将来如何,即便身份有别,可都要常来常往才好。”

紫砚应了声“是”,给富察若华行了个礼,慢慢退出了小院。

看五姑娘院中丫头喜形于色的样子,仿佛皇子福晋之位十拿九稳就是定了五姑娘的了一样。

大太阳底下,紫砚紧紧咬住下唇往六姑娘的小院走着。

即便大姑娘名声在外,但这事也未必就定了是她。

如果是嫁到别家去还好说,但这是嫁给皇阿哥,只有人家挑他们的份儿,没有他们挑人家的份儿。

不管是老爷、太太还是其他什么亲戚都使不上劲儿。

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呢。

小院里,六姑娘富察舒怡刚刚睡下,她闭着眼睛双手交叠躺在床上,如从一朵清新秀丽的睡莲,安静而美好,似乎这满府的热闹喧嚣都同她没有关系。

紫砚不由又替姑娘委屈起来。

太太如此偏心,什么都为五姑娘筹谋,明明五姑娘的字只能说端正清秀,也就抄抄佛经,她们姑娘的字才真是颜筋柳骨、超尘出俗,但大家说起来只道是大姑娘字好,还说大姑娘孝顺,日日给太太抄经祈福。

她们姑娘也给太太抄经祈福,但太太嘴上挂着的只有大姑娘。

说起来,明明她们姑娘不论人品、性格、读书还是理家,都比大姑娘强上一倍不止,但亲戚们提起来夸的都是五姑娘蕙质兰心。

五姑娘仗着自己得父母宠爱,踩着她们姑娘的名声往上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偏生她们姑娘生性恬淡,只是默默低头做事,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从来不屑于同五姑娘争抢什么。

明明她们姑娘什么都比五姑娘好,可这些年下来,不管是名声还是宠爱,什么都是大姑娘的。

真希望老天有眼,叫这门亲事不要再落在大姑娘头上了,让她们姑娘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

长春宫。

康熙用过晚膳后没有要走的意思,歇了一觉后起来便看起了书,一直待到了傍晚时分。

宫里晚膳向来在下午两点左右,如今又过去了大半下午,定嫔便叫人另准备了茶点上来。

康熙用银筷夹起其中一块百果糕,对着定嫔问道:“这是咱们南巡时候在杭州吃到的那种?”

“是。”万琉哈氏应了一声,对着康熙笑道,“不过臣妾着人做了许久,也没复原杭州那边的味道,能有八分相似便不易了。”

康熙没碰红茶,吃了两块点心后又用了半盏牛乳:“这么配着用倒是不错。”

万琉哈氏道:“十二阿哥喜欢这么吃呢,说是牛乳多用些对身体好,臣妾也被他带着开始习惯这么吃了。”

说起十二阿哥,康熙又想起了这几日叫他为难的那件事:“富察家两位姑娘,大的那个据说一向才名在外,事事不落人后,不论文采还是理家都是一把好手。小的那个相对普通了些,但生得更是秀美,性子也恬淡,是个极好说话的,你觉得哪个姑娘给殷陶做福晋更好一些?”

就温宪的婚事而言,他一开始坚持嫡长孙舜安颜,是因为宗法制的基础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嫡长子要比旁的孩子身份贵重,能更多承袭家里的资产。

但总体而言,嫡长女和嫡次女区别不大,出门的嫁妆都是一样,甚至哪个姑娘得了高嫁的机会后,嫁妆会更加丰厚一些,也省得叫婆家看轻。

万琉哈氏如今已经封嫔,也行了册封礼,算是正经的嫔妃了。

这种关于孩子婚事的问题,康熙是愿意同她商量的,但如果只是庶妃贵人,可能康熙就只是知会一声,不去参考她的意见。

从庶妃到定嫔,也不光是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康熙心态上的转变也和认可。

定嫔见康熙是真的有些为难,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一个答案或者说倾向,便从善如流地建议道:“臣妾也听贵妃说起过,富察大人家中五姑娘素有贤名,不管是家里亲戚还是见过面的夫人们,提起来没有不夸的,臣妾觉得还是五姑娘更好一些。”

况且年纪也大一些也好,更加会照顾人,也能更好的照顾十二。

万琉哈氏是更倾向于嫡长女富察若华的。

康熙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也没有表示什么。

其实他也知道大一些的那个姑娘似乎更好,但他从心里头还是觉得小的那个姑娘更是合适。

康熙对于殷陶的性格十分了解,觉得殷陶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这般好说话,内心里却是个主意大的。

马齐家的嫡长女的确不错,很贤惠也有才名,但感觉有些好强。

十二不是不好强,他只是太通透,不想做那些无意义的争强好胜,只是想让自己过得更舒坦一些。但如果给他指一个主意比他还大的媳妇,康熙觉得两人是过不到一起去的。

万琉哈氏这次的想法没有打到康熙的点子上,康熙第二日清晨下了早朝后便去了宁寿宫,想再跟太后探讨一些十二婚事人选的相关事宜。

若今儿康熙问的是太子、直郡王、四贝勒等人的婚事,太后当然不会插言。皇帝挑中了人选,她只管拍手叫好便是。

但毕竟殷陶是在宁寿宫长大的,也没有搀和到朝政里面,殷陶的婚事也是家事,况且康熙都这么诚心诚意地问了,太后便也不好再打太极,便对着康熙表明了自己态度。

“皇帝选出的这两个姑娘都是极好的,不论家世、人品还是长相都是万里挑一。皇帝既然问了,那我也多嘴一句,两位姑娘虽说听着都很是不错,但我觉得到底还是嫡长女更好一些。”

虽然不能说小姑娘不好,但毕竟大姑娘都说好肯定不差,她也想给十二找个能把家里事事照顾周全的福晋,也免了十二在外的后顾之忧。

正巧这日五爷和温宪也在,康熙表示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一下,毕竟康熙也听说了,十二人缘是极好的,跟老五、温宪平日里都玩得不错。

五爷被康熙点名后,也随着太后表态道:“儿臣也觉得富察家的五姑娘更好一些。”

温宪公主倒不觉得没有才名的女子便不好,外头的说法归说法,这才名、贤名也都是做给外人看的,两个人一起过日子,还是适合的最好。

就比如从前舜安颜还没出事之时,所有人都说他好,但温宪就觉得他不好。

况且舜安颜的好也是佟家人有意而为之的传播,是长辈帮忙花了功夫打造出来的“好”,却并非是真的谦谦君子。

而原本众人口中平平无奇的谷杭却具有谦逊、忠诚等美好品质,很明显更符合温宪的心意。

但既然太后已经定了调子,五哥也这么说了,温宪只得也表态道:“听着的确是长女更好一些。”

不过这毕竟是关系到十二弟一辈子的事,十二弟当初不忍眼睁睁看着她往火坑里挑,侠义出手相助,温宪也想在十二弟的婚事上助他一臂之力。

温宪最终还是忍不住又补充道:“不过两位姑娘儿臣也未曾见过,究竟如何也很难说。儿臣觉着,这福晋终归还是要投十二弟的脾气,皇阿玛若是真的犹豫不定,问问十二弟意见也好。”

反正这又不是在两家姑娘里头选择,还存在党派站队和朝政关联的种种问题,既然已经定下了马齐家的姑娘,让十二弟自己选择也是无妨的。

康熙对着温宪点了点头:“温宪说得不错。”

康熙其实心里头觉得略有郁闷,似乎对于十二婚事这件事,大家观点都跟他不一致。

康熙回到乾清宫后,便想着依着温宪的话将十二叫来问问,却不想还未派魏珠过去召人之时,老四先在外求见了。

四爷手上工作不少,手上最急的是理藩院奏报的关于青海用兵之事。

康熙和四爷聊完了正事,转而又问起关于给十二选福晋的问题。

四爷思忖片刻,对着康熙回应道:“儿臣以为,十二弟同马齐大人家中六姑娘更是合适一些。”

十二弟是聪明通透之人,完全用不上找一个太过强势的福晋,此时看起来有些平平无奇,只是因为他想守拙,并不像搅和到是非当中。

等到十二弟出宫开府后,凭着自己的智慧就能闯出一片天来。

四福晋也是个主意大的,有种满人姑奶奶当家做主的性子在身上,四爷在这方面吃了不少苦头,自然不希望十二弟再走自己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