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东无不可,就陪着她去了。

毛思嘉和孙继东提起了学工要结束的时候,自己被别人栽赃陷害的事情。她本意并不是抱怨什么,就是这件事算是平静生活值得拿出来说的‘非日常’而已。

“真的有点傻啊陷害人的话,这样不是太明显,太经不起推敲了吗?”毛思嘉真的觉得那几个同学不太聪明的亚子:“最后还得给我道歉,之后在学校也没法做人了。几个偷东西的男生还好一些,教育了之后也就不好意思几天,那几个女生的话”

这是真实的,小偷小摸说起来不光彩,但在现在的少年,女生还好,男生从来没有过的确实有,但有过这种经历也不算怪。几个女生的举动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可是栽赃陷害!

有了这样的例子,谁还敢轻易和她们相处?难道不怕她们再使坏?不是说不能给人改正的机会,而是其他人难免有这样的疑虑,不能要求每个人都那样通情达理。

孙继东并没有说什么,他其实一直都知道的,毛思嘉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子,就算是生活和工作遇到什么麻烦也总能顺利解决——在那件事之前,她一直很好,大家都以为她能一直这样顺利下去的。

所以说,他一开始觉得她会不适应学工生活真的是很没道理的事情。

然而那又怎样呢?这个世界上没有道理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事情原本也不需要道理。

百货大楼到了,和日后的商场不同,这里要大气很多!一眼望过去挑高真的很高,大厅宽阔,用的是柱子支撑,再加上这个时候没有高高的货架,有隔断效果,而是用了相对低矮的货柜,真的是非常气派了。

略过第一层,毛思嘉和孙继东直接去了第二层。

虽然说百货大楼到处都很多人,但相对来说第一层的人还是太多了。第一层主营的就是消品,还是不需要怎么挑选的消品,这加速了消费者流动。大家一般买的东西也可以在第一层买到,可以说如非特殊,第二层第三层,特别是卖贵重商品的第三层,大家更是少上去。

毛思嘉是真的没打算买什么,实际上就算她想买什么也是买不到的!因为她出门并不是为了买东西的,除了随时都用得上,外面吃饭也不能少的粮票,她真的什么票券都没有带。

这种情况下,果然也只能过过眼瘾了。

第二层相对第三层,卖的也是日用品,只是这些日用品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也属于家庭之非常重要的东西,非得细细挑选不可——服装、被套这类,也算是日用品了,但谁家也不会像称斤糖果一样来买这些。买一次这些东西,也算是家庭之的一件大事。

第二层相对第一层人挤人的情况好了很多,毛思嘉也松了口气。

“还好今天没有什么紧俏商品过来。”毛思嘉大概是第一次为这种事感到庆幸。过去逛百货大楼的话,总是希望能正好遇到紧俏商品的。

即使是第二层、第三层,如果有非常受欢迎的紧俏商品过来,也会出现千人排长队的情况。毕竟北京是这个国家的精华,而北京百货大楼又在北京的零售业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有货的话,那对接的就是整个北京城!

不管此时国家普通居民的消费能力怎么样,北京这一块地方消费能力还是很不错的!这不只是包括那些革军、革干、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也包括北京普通家庭。普通家庭平常或许不宽裕,但是在攒大件这件事上是一样的!

比如说结婚时候的三转一响,这其即使是相对便宜的收音机,随便也要大几十块一百来块,如果追求进口产品(主要是日本货),那就更昂贵了。这在这个时候,也是年轻人攒很久才能攒下来的。

这时年轻人的工资如果单位不差的话,基本稳定在四十块左右,只是还有各种开销,所以攒下大几十块也是很花时间的。这就像后世的年轻人,工资四五千,可要攒下万来块,也不太容易。这还是后世,这个时候只会更难!

因为这个时候的个人开支已经没有什么压缩的余地了!

然而,即使是这样难,北京城里只要不是穷的底掉的家庭,该置办的东西还是会置办!

整个二楼东西很多,毛思嘉逛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买了两个笔记本,是质量很好,价格也偏贵的牛皮封皮的。谈不上好看,但很有复古的感觉。

孙继东也一样买了两个他现在做秘书,常常动笔杆子,也用得着。

“我们去三楼吧正好再逛一会儿就可以去吃饭了。”毛思嘉张望了一下,又和孙继东去了三楼。

三楼的东西全都很贵!看起来bulgbulg的,好像无声暗示它们都很费钱一样。

三楼也相对安静,在这种氛围下,毛思嘉的声音更小了,小小声指着乐器的柜台:“我小时候和爸爸在这里买的手风琴呢。”

其实小时候学手风琴应该用比较小的那种,然后循序渐进,但这个时候是没有这种条件的。一台手风琴就很贵了,还根据孩子的成长情况换琴?那实在是做不到。当时的毛爸和毛思嘉在老师的建议下选购了一台国产的星海牌手风琴,32贝司。

在后世,32贝司真的很一般,水平上来之后都会换,但在这个时候已经很不错了。

孙继东让毛思嘉看自己的手表:“这块手表也是在这里买的。”

他不说毛思嘉还没有注意过,这是一只国产的上海牌手表!

手表这种东西,在现在还是很昂贵的,不过比几年前要好一点。几年前有过一次调价,将手表从昂贵品排除了,虽然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还是很贵,但负担已经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