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 4 章

九千岁[重生] 绣生 2534 字 3个月前

孝宗在位时,遭遇的大大小小的刺杀足有上百起。官府称这些刺客为乱臣贼子,但民间却称之为忠义之士,偷偷祭拜不说,还有人前赴后继加入其中。直到后来孝宗皇帝驾崩,隆丰帝继位,听从虞淮安的建议采用了抚民之策,才挽回了皇室的声誉,平息了民间的动乱。

如今殷承玉故意提起旧事,将始作俑者往孝宗余孽上引,胆小惜命的隆丰帝绝不会将此事轻轻揭过。

他垂着眼眸,鸦黑浓密的睫羽挡住了眼底的暗光,仔细将指腹上最后一块红迹擦净,将帕子随手扔给身边伺候的小太监。

隆丰帝闻言,面上果然闪过惊色:“查!务必将幕后主使之人揪出来!”

他的目光扫过龚鸿飞和高远,最后落在了薛恕身上,似在权衡。

“此事就交给西厂,就你!你去查!”最后他点了点薛恕:“给你十日时间,带着贼子人头向朕复命。”

薛恕跪地领旨。

龚鸿飞和高远神色难看,却不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皇宫大内出了事,陛下却不交给锦衣卫也不交给东厂,反而交给了西厂的无名小卒,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至少在此刻,皇帝已经不信任他们了。

隆丰帝发完了火,只觉得整个人都发着虚,便也不再逗留,坐上步辇摆驾回了乾清宫。

好好的除夕宴被搅得乌七八糟,赴宴的朝臣们悬着一颗心也各自散去。

殷承玉身为太子,留到了最后方才离开。

一场闹剧,时间早已经过了子时,天上不知道何时开始又飘起了雪,殷承玉有些畏寒,拢了拢大氅的衣襟。

郑多宝见状上前一步替他挡着风,担忧道:“殿下可要在此处避避风雪?臣去传步辇来。”

“也没几步路了。”殷承玉呵出一口白气,摇了摇头。

皇极殿距离慈庆宫不算远,他们抄小道从中左门过去,也就半刻钟便能到。

风雪越发大起来,殷承玉不由加快了步伐,快要靠近中左门时,却看见门边立着个模糊的人影。

郑多宝被唬了一跳,生怕是撞见了逃窜的刺客,连忙和侍卫们将殷承玉护在了身后,尖声道:“前方何人?”

对方不答,他正欲让赵霖上前去查看,却听身后的殷承玉道:“都退下吧,不是刺客。”

他上前一步,隔着风雪打量那人:“薛恕,你不回去治伤,在这里杵着干什么?”

说着说着,语气又带上了不快。

听他唤了自己的名字,薛恕才动了起来,两步走到他面前,低低唤了一声“殿下”。

他脸上的血迹尚未擦干净,左胳膊上的伤也没处理,整个人看起来狼狈不堪,偏一双漆黑的眼睛熠熠生光,让人不由联想到夜里捕猎的孤狼,便又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悍气。

殷承玉目光扫过他的伤处,眉头皱了皱:“何事?”

“殿下说的,我都做到了。”他定定看着殷承玉,舔了舔干燥的唇,来意明明白白写在脸上。

殷承玉还从没被人追着讨过赏,尤其这人还是薛恕。

这让他恍然间生出一股荒谬之感来。

薛恕是何许人也?

手掌数十万禁军,耳目遍布天下,权势地位无人可及,便是一国之君,亦要屈居他之下。

他这样的人,想要什么,从来都是自己去取。

权势、地位、甚至包括他。

然而现在,未来的九千岁,顶着风雪,杵在中左门前不知等了多久,就为了向他讨赏。

这一认知大大取悦了殷承玉,连眉眼都变得温和起来。

“这次办得不错,想要什么赏?孤尽量满足你。”

“不想在西厂,想来伺候殿下。”薛恕直勾勾看着殷承玉,没有丝毫避讳,眼底翻涌渴望。

虽无关情.欲,却也叫人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