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

七爷 priest 2280 字 3个月前

景七伸出手,轻轻往下压了压,示意他稍安勿躁,素色长袖带起一缕清风,将军疾声厉色,少年却丝毫不为所动,继续说道:“……故此必要做出些事情来写进史书,也好显得他守着社稷有些功绩,将军不是外人,北渊直说,那些人——惦记着你手上那半块兵符已久,偏你是铜墙铁壁软硬不吃,你又拥兵自重,必然遭人忌讳,所以揣摩上意,要借此除了你去。冯大将军,这话可有错?”</p>

冯元吉寂然不语。</p>

景七叹了口气:“我不过是个不肖晚辈,说这些逾了矩,又大不敬,本万万不该的,可是……”他修长而显得过于纤秀的眉一挑,竟显出些许凌厉来,冷笑一声,“大将军,你不为自己,难道便眼看着皇上受小人蒙蔽,自毁长城么?”</p>

冯元吉看着他,脸上晦暗一片,神色看不分明,半晌,才幽幽地叹了口气:“明明是个孩子,却为什么总要操大人的心,说大人的话呢?”</p>

“若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我就是当一辈子孩子,也无妨的。”</p>

冯元吉不理会他这句尖锐到诛心的话,只是轻声问:“那依你的意思,我又该如何呢?”</p>

景七才要说话,却又被他竖起手掌打断。</p>

“不,你不必说了。”冯元吉打量着他,带着许多感叹,“北渊,你这样子像你母亲多些,唯有一双眼睛随了明哲,可性子却谁都不像。”</p>

他站起身来,负手身后,居高临下地看着那跪坐在那里的少年——身量尚未长足,经此大变,又形容瘦弱,眉目精致得像个女孩似的,可坐在那微微仰着脸回望自己的样子,却不知为什么,说不出的笃定,让他生出一种同辈论交似的错觉。</p>

不过是……错觉。冯元吉心里清楚,景北渊究竟只是个深宫里长大的孩子。</p>

“这些话,我本该过上两三年再告诉你,只是……恐怕来不及了,你心智早熟,想也听得懂,只是听进几分,我不强求。当初明哲将你送进宫去,我便不十分赞同,可他三魂已去了七魄,怕是难以照料你周全,看见你又想起你先王妃,只徒增伤心。我本想将你接到我那里,可我冯某,虽然名头响亮,人人巴结一句‘大人’‘将军’的,到底也不过是个行伍间出身的粗人,当年你不过周岁,我抱在怀里,都唯恐碰坏了你,南宁王府的小世子是何等金贵,落到我手里,恐怕养不活,便打消了念头,想着等你长大些……”</p>

冯元吉极少这样耐着性子长篇大论,景七一字不敢漏地听着,突然发现,失去这个长者时太早,早到自己其实根本不了解这个人。</p>

“却是等不到你长大了。”冯元吉自嘲地一笑,声音突然严厉起来,“你生于富贵乡中,长于妇人之手,都是因缘际会,本没什么,可你不能忘了,你生来是个男人!”</p>

景七一愣……这从何说来?</p>

冯元吉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地看过来:“景北渊,男儿生于世间,不求闻达诸侯,但求顶天立地,不求富贵荣华,但求生死无愧。我冯元吉食君之禄,愧应人一声平西大将军,做的乃是攘夷平内,守关镇贼之事,你于宫中所见的那些鬼蜮伎俩、乌糟腌赞之事,嘿,我冯元吉非不能,只是不屑!”</p>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掷地有声,景七却久久不肯接话,灵堂内只有火盆里偶尔发出的“噼啪”声,两人一大一小,一坐一立,沉默良久。</p>

景七才幽幽地接道:“大将军,过刚易折。”</p>

冯元吉一哂:“宁折不弯。”</p>

景七恍然觉得,这站在那里的男人,比记忆中的还要高大,向来刚愎自用,不听劝,不纳言,一条路哪怕通的是黄泉也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见了棺材也不落泪,分明是茅坑里的一块臭石头。</p>

却……也当得起一句铁骨铮铮。</p>

英雄末路也仍是英雄,景七自嘲一笑,倒是自己不舍得这样的人才,出言无状,唐突了他。</p>

冯元吉叹了口气,神色柔和下来,蒲扇一般的手伸过来,摸摸他的头发:“你小小年纪,别学那些人……”</p>

别学那些人什么?他呆了呆,竟不知该如何把这话往下接,别学他们满腹机关算计、阴鸷人行阴鸷事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