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事业线

顾德山却不放心,“行了,你就在童明家等着我,小宝乖乖在奶奶家,我们尽量早点回来得了。”反正他们只是早上杀猪而已,下午一般都是做些其他事儿,比如帮着处理一下拆分好的肉,加工成可以给肉联厂直接使用的状态等等。

其实按说他只是临时工,下午的时候要提前走也不是不可以,想到最近老何对自己越发和颜悦色的态度,顾德山也是有点把握的。

“行吧”顾小宝承认自己被说服了,可就这么放弃了似乎有点对不起自己刚刚说了这么久话,装了这么久的可怜。眼睛骨碌碌转了一小会儿,见顾德山和董美华都一副只要他乖就什么都可以的样子,他撅着嘴提要求,“我要吃奶糖,要饼干,不要糕点了。”

“好好好,就买奶糖,买饼干!”顾德山将粥盛出来,给小宝的是用的盘子,能更快地凉下来,“赶紧吃吧,等会儿让你娘给你洗个澡,明天去奶奶家,不许跟着牛牛到处乱跑哈!”他可不放心了,没人看着,这小家伙肯定更放肆了。

吃完饭之后顾德山就往老宅去了,刚进门就看到顾老娘正提着腊肉在往布袋子里塞着,“娘,干嘛呢?”他有点奇怪,现在不年不节的,她这样子像极了要送礼。

“给你弟弟送点东西去,都二月里了,顺便给他寄封信,问问他这人生大事到底是怎么打算的。”顾老娘一共生了三子一女,其他的都成家立业,就连顾德山都收养了顾小宝这么个可爱的孩子,就剩下小儿子还没个着落,可不得催着点。

反正每年这个时候她都得给寄些东西去,除了腊肉之外,还有不少自家做的小菜,都是方便快捷容易保存且好吃的。

自家弟弟在千里之外当兵还不忘一直给家里寄钱,想到了自己在他娘这儿拿的钱可都是弟弟寄回来的,顾德山难得良心不安了。“那也不着急的,到时候我让美华上山捡些菌子,给他捎一些菌油去。”

就这么盘算着呢,就把自己今天来的目的跟顾老娘说了,“我打算明天带她去医院看看,确定一下,小宝呢就不带去了,到时候让牛牛醒了去找他,把他带到老宅来。晚上我下班会早点回来的,到时候再来您这儿接他。”

顾老娘乍一听还有些不确定,“你说什么?怀孕了?”她重复了两边,得到顾德山一直肯定,才算是终于相信了这件事,她双手合十闭眼一直喃喃,“佛祖保佑,祖宗保佑……”

要知道,大儿子结婚多年没孩子这件事儿都成了他的心病了,要不是年前捡了顾小宝,以往她夜里总会想到这件事,时时都会做恶梦,生怕以后到了地里对不起顾家的祖宗们。

这下可好,她高兴极了,“老孙说是有了吧,别的不说,他看孕妇这本事还是有的。不过你说的也对,这村里头的赤脚大夫的确是不怎么靠谱的,去镇上的医院看看是应该的。我给你拿点东西回去,给美华补补身子。”

一个人吃两个人补,可得好好调养身子,想到几个月后能抱孙子,她简直不要太高兴。虽然梁茜进门后生了这么多个,一直也都是她带着的,但大儿子要有孩子了,她还是很高兴的。

见状,顾德山顾不上阻止她了,絮絮叨叨嘱咐,“这事儿还是先别说,虽然老孙头也确定了,美华自己也能感受到一些变化,可还没有去医院看过总是不放心。她说是不想到时候村里的老娘们再嚼舌根,您也知道的,那些八婆……”

他巴拉巴拉将从前那些事情又说了一遍,那啰嗦劲儿让旁边的屋里头听到动静后跟出来的顾德海和梁茜都忍不住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无奈。反正顾德山因为这件事儿跟村里头的人决裂了,然后搬得老远去,是不争的事实,也别想着一时半会儿能和解就是了。

不过他们显然也见识过村里头那些人的嘴,的的确确是过分的。

梁茜看着顾老娘一直不停地到处扒拉,恨不得什么都给带上的样子,就忍不住心里酸酸的。她知道自己没什么资格不自在,更没立场开口,索性直接回屋去了,眼不见为净。

反倒是顾牛牛,听说明天顾小宝要在老宅待一天,高兴得差点儿蹦了起来,“大伯,我们可以去村口那边玩儿吗?”他还记得顾德山嘱咐过的不许他们上山的事儿,所以虽然很想拉着小宝去寻宝,却还是要征得他大伯的同意才行。

山上危险,那村口那片应该不算危险了吧。

即使这会儿天气还不是很暖和,所以野菜和野蘑菇的种类并不多,但是顾牛牛相信顾小宝逆天的运气,绝对能够给他们带来惊喜的!

“成,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就好,河边,山里头,都不许去!”他摸了摸顾牛牛的脑袋,这个孩子跟他很亲,“明天给你们带糖葫芦回来。”他记得镇上的供销社旁边有个小门,里头的老头在这段时间每天都会做糖葫芦,一直到清明前才会停。

新年的时候他是有想过要去买的,后来因为姐姐生孩子,忙慌慌的就给忘了,这会儿看到顾牛牛,以及他身上那件红色的褂子,突然就想了起来。

自从有了工资,有了固定的收入之后,哪怕每个月还是要给他娘钱还债付自行车的钱,但是他花起钱来的的确确是比以前大方了很多。不仅仅是顾德山自己有感觉,顾老娘、旁边的顾德海和顾牛牛也是直观感受到了。

“哥,我昨儿去晒谷场看了,那糊火柴盒的活儿,你觉得我能做吗?”他现在每天上工,休息的时间其实也有的,除了要忙家里头的重活,应该能抽点空出来。更何况,梁茜和顾老娘都没上工的,在家做的话应该能挣一些钱。

不过就是因为顾德山似乎跟村长商量好了,定下来规矩,只许村里头十岁到十五岁的半大孩子到晒谷场那边干活儿,才不好意思开口。

“等等吧,现在先做出成绩来,加大领货的量,以后能拿多了,自然就能分发到大家手上,让你们自己安排做活儿的时间和地点了。”顾德山解释了几句,“现在就我一个人,也不是熟面孔,需要时间跟人家磨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