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皇后知心 妙利 4116 字 3个月前

虞枝心从未隐瞒这些孩子的身世。她并不觉得宫中的孩子有资格被隔绝在宫斗之外藏于一片谎言构成的净土中长大。与其等他们长大了了解自己的身世再纠结痛苦,不如一开始就接受这个残酷冰冷的世界的毒打,知道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的路,才不至于日后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坑死了自己。

几个孩子年纪尚小,但并没有哪个是愚笨的。虽然很多时候不懂皇贵妃说出的话是什么意思,至少能明白他们的出身本就不同,现在的相亲相爱只是因为皇贵妃的一视同仁,却不代表他们以后都能被这样一视同仁。

而就算是在冷漠公正的皇贵妃面前也有个备受宠爱的特例——便是一群小皇子小公主里的“大姐头”二公主。虽然大皇子比二公主还大了两个月,然不知是不是小时候病弱的多,倒比不上二公主高也比不上小姑娘壮实。且大皇子还是个沉稳安静的性格,与咋咋呼呼大大咧咧的二公主截然相反,是以大皇子这个大哥在小群体里的存在感比二公主可少的多,大伙儿都是跟着“二姐姐”混的。

今日就是“二姐姐”想起自己去年埋在长禧宫那棵桂花树下的小香包,一时兴起想要挖出来看看。她被虞枝心养的自在惯了,说走就带着一群小孩儿冲到了长禧宫。这本不是什么大事,也不用唐嫔特意招待,偏那位刚在正月初一生下七皇子风头正建的唐嫔娘娘一边推三阻四,一边话里话外倒说的像二公主不知礼节不敬长辈一般。

二公主脾气急是不假,察言观色的能耐更是天生。她直觉自己练嘴皮子总是要吃亏,不如回去与母妃告状去!

——与别的孩子不同,二公主虽然十分明白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的生母是已故的宋贵嫔,甚至虞枝心特意召见过宋贵嫔的生母,也就是二公主的亲外祖母让两人相见,但她就是固执的只称虞枝心为母妃,而不是“皇贵妃母”。

虞枝心本以为是伺候的下人教的,然来回确认过好几次,不得不信了是小姑娘自己的主意。这孩子对她的孺慕之情不是作伪,既然这个孩子肯把她当亲娘,她自然不会辜负了这个孩子。

她原本只想着将小姑娘娇养长大,往后给她找个好姻缘,就算是对得起故去的宋贵嫔了。可小姑娘一句句“母妃”叫的她心软——小丫头全心全意的爱戴她依赖她,她便恨不得将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就像今儿这一出。若奶娘包庇唐嫔并不碍着二公主,可能虞枝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偏她那些话说出来全是为唐嫔开脱,听起来却显得二公主小气了。虞枝心哪里能忍她这个,索性将人拉出去以儆效尤。

“对了,本宫记得陛下说过,唐嫔央他将长禧宫空出来,这次选秀不要往里进新人?”虞枝心似笑非笑的看看身边的捻红,见捻红忐忑的点点头,不禁嗤道:“那你告诉陛下,唐嫔不给二公主面子就是不给本宫面子,既然她不给本宫面子,本宫凭什么要给她方便?”

“长禧宫必然进人,要么进一个高位压着她,要么进几个位份低的归她管着。你去问问陛下,就说本宫且没必要听唐嫔的无理取闹,纯是给陛下面子,陛下选了哪个,明儿选秀完了本宫就按哪个安排下去。”

捻红和玉茗都是伺候先继后孔氏的大宫女,亦是陛下的眼线钉子。虞枝心接手坤和宫后大度的把这两人都留在身边,权当个两头传话的传声筒用了。

捻红对这差事早已轻车驾熟,转身就往外传话去了。倒是玉茗有些担忧的看了皇贵妃一眼,仿佛想劝又有些犹豫。

虞枝心微微一笑,也懒得与她解释。旁人或许顾忌陛下宠爱唐嫔不敢随便对唐嫔出手,虞枝心却知道陛下对唐嫔的兴趣单纯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个女人在装——装的纯良温柔无欲无求只一心爱着陛下,胆小纤弱的需要陛下宠着护着才能安心。

哪怕今日的陛下已经彻底掌握了朝堂,他对后宅手段总是有那么多兴致甚至本能熟稔。他偏爱有手段的女人,尤其偏爱有手段又为他痴狂的女人,在唐嫔彻底被他征服或是彻底被他厌弃之前,他总会用帝宠勾着她,看她要如何表演。

只这种看戏的心情最多玩笑般说一句欣赏,终归不是什么爱意欢喜。唐嫔惹了旁人也许狡辩几句算过,虞枝心若是对付她,就算当着陛下的面抽她的脸,陛下也只会心疼皇贵妃莫伤了手,不解气只管叫慎刑司来打板子就是。

第146章 归平遥(下) · ?

果不其然, 虞枝心才打发孩子们下去吃糕点没多久,捻红就从外头笑着回来,带来陛下的回复:“陛下说多谢主子娘娘肯给他面子, 唐嫔说什么都无妨, 也没人应过要听她的。既然后宫之事都托付给娘娘管,娘娘只按自己的心意安排就是。”

虞枝心点点头算知道了。便听捻红接着又道:“陛下请娘娘去乾元宫帮忙,说他头疾又犯了,若是娘娘这会儿有空,还请娘娘给他念折子去。”

虞枝心没好气的啐道:“本宫才从乾元宫回来多久, 他又犯哪门子的头疾!还不是太尉与太保吵起来,隔着折子骂架呢!”

如今的太尉已不是当初那位周相, 而是陛下的心腹程将军。周相在隆治十三年十月病逝,空出来的势力由陛下撑腰的程将军抢了大半,太尉之职也理所当然的落在了程将军头上。只托孤丞相之位却是不必再有,作为补偿便让他再担了兵部尚书之位,正好大力推行朝廷的武举制度。

吴相有自己的人马地盘,自然不愿意被程太尉如此蚕食。程太尉又是个固执的,且有陛下给他撑腰, 两人可谓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的一干重臣都觉得不堪其扰。

陛下作为拉偏架的始作俑者, 夹在两人中间被吵的尤为头疼。不过此头疼非彼头疼, 总归虞枝心更搞不定两位大人, 才不肯去听陛下的抱怨。

至于念折子什么的却不是陛下随口胡说,而是虞枝心真做过这个,且着实做的不错。起因是去年年初时陛下犯过一回头疾, 只能躺平了在床上闭着眼,撑起身子就天旋地转, 更别提批折子理政事了。可那一会儿也正是他才提拔程将军当了太尉,又有孔家大老爷即将出三年父孝复起朝堂。皇帝陛下被逼无奈,索性打起了虞枝心的主意——便让贵妃以侍疾的名义待在乾元宫里,折子由她念来听,对策由她跟着想,最后御笔朱批也是由虞枝心写上的。

——虞枝心隐约知道这场大病的由来,应是和继后孔顺姝有关。孔皇后蠢则蠢矣,倒有一套朴素的自保方法,便是养着几个孩子好好过日子,承宠也不忘避孕,免得在生孩子的鬼门关上受了算计。

偏陛下就是要算计。

他倒不全是为了折腾不肯听话上钩的皇后,更有孔家即将出孝,不少对孔二老爷谄媚行为不屑于顾的孔家拥趸打算再把孔大老爷竖起来争权。其实叫虞枝心说,以陛下对朝廷的掌控力,无论前朝怎么闹也不至于牵扯后宫。然陛下就是对后宅尤其提防,又正好查到孔皇后与孔大老爷私底下开始联络,他哪还能容皇后肆意妄为?

他先是换了孔皇后避孕的药,后头又偷偷给她加了利于受孕却有损身体的药物。皇后娘娘原本初一十五照着祖宗规矩侍寝,没想到一朝查出身孕来,惊则惊矣,可当真只有惊吓没有惊喜。

接着便是皇后大发雷霆彻查坤和宫,若不是陛下前去“安抚”,怕是她身边那几个宫女姑姑有一个算一个都要下慎行司挨板子。

这“安抚”花了陛下多少精力就不得而知,总归陛下在除夕前还强撑着上了半个月的朝,及过了正月就倒下了。他又是个孤拐的性子,若是自个儿还好且无所谓用上谁,偏这会儿头痛欲裂心思更是阴沉,除了肯信虞枝心,竟是无论哪个大臣哪个心腹都信不过。

不得已,唯有让贵妃一边贴身伺候他起居,一边帮着他处理朝政。亏得那会儿军中已有程将军一系崭露头角,武举选拔出的年轻俊杰蓄势待发。而文臣系更有陛下早一年安插进各处要职的忠臣撑着,是以虞枝心“牝鸡司晨”的行为虽没少遭朝中某些“夫子”们的诟病,陛下的朝政却是稳固的。

又有那年初春是贵妃听了钦天监对倒春寒的担忧力排众议说服陛下分拨人手和财力物力用于预防冰雪灾害,原本朝中不少大臣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随她折腾,没想到二月十八忽然天降大雪,接连一日两夜的鹅毛大雪压塌了不少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