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皇后知心 妙利 4313 字 3个月前

“启禀大人,根据小人初步判断,这位大人应是自尽而亡。屋里门窗完好,没有打斗的痕迹。死者无外伤无中毒迹象,颈部只有一条勒痕,底下的凳子有站上去时的脚印……”

前来验证的仵作适时上前禀告打断了屋内沉重的氛围。来的这位是刑部的老手,虽只是匆匆看了一圈,已经有七八分笃定了。

“……以目前的迹象看来应是死于上吊自杀,不过具体还需将死者遗体送到仵作房细细查看。”

仵作说完一段,安静的退到一边。齐大人与院正对视一眼,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要不然本官先去向陛下和太傅禀告?太医院这边暂且封了此处,另有先前存放香丸的库房并康太医的物件儿也一块儿封了。劳烦院正看着点儿,莫叫不相干的人随意乱动。”

“微臣省得。”院正老老实实领命,他且想着如何把自己摘出来,虽然孽是康太医造下的,他作为太医院的头头,怎么着也逃不出一个监管不力的罪名。

“就此别过吧。”齐大人与院正道别,将认罪书揣进袖子脚步沉重的往外走。虽然案子看起来水落石出,但这给陛下戴帽子的动机实在是不好说出口啊。

“还有一事。”一直没说话的周仲突然开口道:“按照康太医的书信所写,他是看过医书中记载的独岑槐与重黄堇之事才布下此计。然这重黄堇本是我周家培育的草药,草民确信除了我周家秘传医书之外别无分号。不知康太医所说的医书是从何而来,是否与我周家有什么关系?”

“这个——确实要查一查。”齐侍郎当机立断,顺脚一拐往宫外的方向去,一边赞道:“周神医提点的是,咱们如今猜测也好,推理也好,都是以康太医知道独岑槐之事为基础。可要是他根本不知道,那一切就有的说了!”

若是查出来康太医什么都不知道被幕后黑手嫁祸,他这老脸可往哪搁?甚至打脸是小,万一被孔太傅认为他为了活命随意推个替罪羊出来匆匆结案,他的仕途也就倒头了。

他却不知周仲始终还有一层疑惑,便是看过周家嫡传医书的唯一一个外姓人姚柏到底去了哪里。先前将姚柏当做凶手确实太过想当然,但有没有可能姚柏虽然不是真凶,康家却是从她那里得来的医书?

他对姚柏是有愧的。姚柏是他好友姚川的最后一根独苗苗,也是他曾想过悉心培养的弟子。姚川在狱中郑重将孙女儿托付给他,他亦郑重允下,哪里想到好友没了不到一年,他就将人给看丢了?

这事儿已经成了他的心魔,虽然所有人都说姚柏死在了那场大火中,可他从始至终都没相信,他认定姚柏依旧活着。

皇后的死让他震惊让他愤怒,让他无端生出些期盼又更害怕自己猜测的是对的。如若真是姚柏所为,如若他找到姚柏就意味着姚柏要为皇后的死负责,那他到底该不该将人找出来呢?

纷乱的思绪让这位精神矍铄的神医在短短几天内憔悴了不少。可他心中有一个声音一直回响,便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差个水落石出,一定要将姚柏找出来!

第72章 夜如年 · ?

周仲在一路上想了太多太多, 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跟着到了刑部大堂,怎么看齐大人升堂审案。齐大人却是终于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虚虚实实一番话诱的康家老大人无力招架, 终究瘫软在地, 将十年前的秘密抖了出来。

十年前章家子弟草菅人命被人当场揭发,因一时面子上过不去而将说出实情的大夫冤枉入狱,在京城一众杏林世家中成为笑柄。只章家并不知姚川是何人物,甚至大多数世家都不知姚川大名,唯独康家家主与周仲有几分交情, 曾在某次疑难杂症会诊时听他提过姚家家传深不可测,比周家尚且渊源许多。

恰逢此时康家正青黄不接内忧外患, 康姓子弟除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康辰略看得出几分天赋外皆与废材无异。而习得康家秘传的嫡传弟子却叛出康家另起炉灶,处处与康家针锋相对甚至压上一头。

康家一时之间是连点儿家底子都没了,眼看就要被京城杏林圈排斥在外,忽然听闻姚川落难的消息,康家家主不免病急乱投医,动起了歪脑筋。

他先时的想法虽不算光明磊落,但也不是立时要了姚川的性命, 只是发动关系让人带话,以救姚川为代价换取姚家的医书真传。

带话的人却是个拎不清的, 威逼利诱几句话说的吓人, 却让姚川彻底误会了, 只当害自己入狱的就是这家人,非但害了自己入狱,还要谋夺自己家传的医术。

带话之人无功而返, 老康太医细细一听回报更是心乱如麻。自己不过一时贪心,可要让周仲听信了姚川的说辞, 那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这儿哄骗姚家医书尚未成功,那边周仲已然请了孔家出山平事儿。章家自然没胆子和孔家对着干,紧赶慢赶的要去刑部销案。

老康太医正后悔自己多此一举招惹了姚川,更害怕姚川出来后与周仲一通气,康家在京城就当真没有立锥之地了。这时候却是他心腹老管事献上一计,索性下手狠一点儿将姚川灭口,总归有章家在前头背黑锅,只管将姚川被抓和被杀都扣在章家头上就是。

彼时在刑部掌着牢狱的宋大人曾受过老康太医救命之恩,对老康太医频繁派人进出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帮忙打个掩护。直到姚川死在牢中才知道自己这回被老康太医给坑惨了,可两家在这件事上早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什么怨念都得先压下,对好了口供应付孔家的怒火是正经。

由宋大人言语精巧的暗示授意,不明真相的狱卒只当前几回过来“看望”姚川的果然是章家人——原本姚川就是被章家害进来的,章家人为了人家医书干这一场,总比单纯为了出口气就杠上周神医和孔家来的有说服力。

那会儿正是当今陛下继位前一年,先帝爷重病在床却无子嗣,以孔家为首的朝臣派和当时的皇后娘娘麾下外戚派斗的难舍难分。虽周仲始终觉得姚川死的有几分蹊跷,然他再如何有名望也不过是个大夫,孔家且没那么多闲暇陪下去。既然刑部给的人证物证俱在,姚川被杀一案便以谭家家主革除功名流放塞外为终结,没有再深究下去。

康家死里逃生躲过一劫,心有余悸更不可能再招惹周仲与姚家。然而康家每况愈下的处境却并未改变,几家药堂医馆的生意日渐冷清,只待哪一日老康太医致仕,怕是家族兴旺也要走到尽头。

就这么挨过了两年,某一日康家的老管事——正是两年前怂恿老康太医对姚川暗下杀手那位——在茶馆中喝茶,不经意听到两位面生的管事喋喋不休的抱怨。原也没当回事,直到姚川的名字从他们口中蹦出来,才让老管事突然警醒凝神细听。

这两位却是姚园的大管家和采买管事。姚园本是周仲的园子,两三年前周仲为好友姚川能在京中顺利落脚特意收拾了这么一所京郊的大宅,既可以安心居住又有足够大的地方种种草药养养花木。不想造化弄人,姚川去的蹊跷无福消受,周仲愧疚之余索性将宅子过到姚柏名下,从此成为姚柏的住所。

然对于园子里的管事来说,周家下人和姚家下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位管事靠着周仲的名声,哪怕走在人群中也受几分爱戴。可如今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还脾气怪异的小少年的手下,非但待遇不如从前,干的活计还多了不少,也难怪他们会破罐子破摔的在外头抱怨起来。

——小少年姚柏虽是个小小少女,但自小就习惯做男孩儿打扮跟着姚川四处行走,到了京城后为方便学医更是一直打扮成小药童的模样。是以除了周仲,知道姚柏是个女娃娃的人当真不多。尤其是姚川死后,小孩儿再如何镇定如何早熟也受了些影响,尤其惧怕陌生人,姚园的大部分下人都被裁撤,除了十来个护院外只留了大管家和两个外管事,并内院两个嬷嬷和七八个粗扫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