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六十五章、

眼下需要辛勇打算的事情很多,东山村育的那些苗子暂且不说,新买下来的那个庄子,现在大部分的地都还空着。

这次的洪水,潞村自然也没有躲过去。

富商家的庄子很大,养活着的佃户也多。

通过牙行老板的介绍,辛勇他们对那位富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位富商也算是个厚道人,庄子上的地他每年都是租给潞村里的佃户种的。

潞村和东山差不多,都靠着山,不过潞村背靠着的鸡鸣山可不是个好地方。

鸡鸣山虽然连东山的三分之一都没有,只是一座小山,但是山上灌木从多,野鸡也多,所以才得了鸡鸣山这么一个名。

在前朝,鸡鸣山是有名的土匪窝,天华建朝后,鸡鸣山上的土匪都被抓起来砍了头,剩下的土匪家眷都被朝廷打乱安置在了鸡鸣山附近的几个村子里。

潞村里生活的村民大多都是当时安置的土匪后代。

辛家人买的这个庄子,前面的主人是富商,再前面的主人是一名乡绅,这宅子历来就是乡绅家的祖产,也是前些年乡绅家的孙辈染上了赌瘾,才把家里的祖产输了出去,富商买下庄子也不过四、五年,如今也得靠变卖钱财来维持生计。

潞村虽然是个村子,但是村子里一大半的土地都不属于村子里,长期是别人的私产。

潞村拢共有四十几户人家,虽然和那一两百户人家的大村子没法子比,但也算是个不小的村子。

村子里就那么点地,家家户户分下来,一家就几亩地,自然是不够维持一家生计的,所以这几十年里,潞村的人都是靠在庄子里租地种过日子的。

在卖掉庄子之前,富商和佃农们每年商定好的分成是三七分,地里的庄稼收获了后,富商得七成,佃户得其中的三成。

辛勇听后,觉得这个分成比实在是太苛刻了,庄子的佃户们刀耕火种,辛辛苦苦忙活一年,最后只能得到三成的回报,古代种地产量又不高,佃户们租种一亩地,从年头忙到年尾,也就只能得到几十斤粮食。

在辛家人看了,这个分成比对佃户们来说,绝对是一种压迫和剥削,这要是放在五十年代,那是绝对的要被□□的地主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