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承平年少 青城山黛玛 2688 字 3个月前

一阵高过一阵的烟花绽放声打破了沉默,子时就要到了,太子连忙拉住宝珠的手,二人一路小跑起来:“快去给父皇母后拜年!”

拜完年倒有两个多时辰可睡。不过宝珠方才跟着太子跑了一通,心跳还没平复下来,又包了些糕点给杏儿带回去,杏儿拉着她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宝珠念及一会儿又要伺候皇后梳妆,索性陪着杏儿消磨时间。

因为地上雪光映着,天亮得格外早。凤仪宫上上下下全部宫女内侍,个个穿戴一新,按顺序从皇后寝间一溜儿跪到院子当中,行了叩拜大礼:“皇后娘娘新禧!”

惯常相见的人,这么行个礼就足够了。像那些个命妇们,正旦朝贺的规矩又要大得多,不仅朝贺皇后,还要到各个有品级的妃嫔们宫里拜见。她们是臣子家眷,坐不得车,整个初一上午都在走路和下拜中度过了。

诰命夫人们还罢,那几位跟着母亲入宫的姑娘才颇不值——当然,这是宝珠的想法,未必代表她们的志向。

皇后谁也不偏袒,一人赏了一套金丝头面。几个女孩儿谢了恩,告退时又要自己捧着赏赐出去。

正宫娘娘都表了态,其余有名有姓的娘娘们哪有不踵事增华,按着自己的身份也各增添了些。

没出半日,内宫里就无人不知这几位从龙旧臣家的姑娘了。

女眷们心思细,自然多少从中品味出了点意思。皇帝得知此事却毫不放在心上:皇后做得并无出格之处。至于几位夫人,皇后娘娘有赏赐,是给自家的恩典,怎敢对人抱怨半分?即便真有那不晓事的,暗中嘀咕一句半句,也被家中老爷呵斥过了。

宝珠却暗暗有些心惊:皇后这一招做得绝了,偏偏皇帝和太子都不在乎,平白伤了几个清白姑娘家的名节,曹家也未必讨得着好。

果然,二月初二龙抬头一过,皇帝便点了两名大臣为使者,制曰:“纳辅国大将军范氏女为皇太子妃,命卿等行纳采问名礼。”

又以黎家女为太子嫔;周家已尚六公主,故此周家姑娘进宫不过是陪坐一回罢了。

至于眉舒,其父曹大人面圣时,曾代陈心志:某仰赖祖母抚养,得以成立,矜育之恩,此生无报,愿服斩衰,略尽乌鸟私情。

斩衰服制三年,乃是五服中最重。如此纯孝之举,皇帝自然大加褒奖,曹家孝女之名,一时遍传国朝。

第11章 十一鹿哨

无论曹家有没有以退为进的意思,宝珠以为,如今的确是不要忤逆皇帝为好。

不过,于皇后而言,仿佛她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只会招致皇帝的更多不满。

夫妻反目至此,也真是没甚意思。

倒是贤妃,自生育皇四子后,脾性越发宽和,亦不像早年爱好奢华,颇得皇帝喜欢。便是有阮才人及后来选进宫的新宠,终究比不上她。

偶尔,宝珠也会生出一种没有由据的猜测,到底太过荒诞不经,无从证实。

仍旧是忍耐吧,再忍耐些年头。

太子妃人选已改,皇四子的早慧狡黠一如前世,不知道皇帝晚年,是否还会像前世那样折腾太子。

宝珠十四岁这年秋,皇帝北上塞外红松围场秋狝。大徵遵循周礼,天子大规模的畋猎分为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其中又以秋狝最为盛大,它不仅是一场娱乐活动,更具有鲜明的政039治意义。

前朝末年国力衰败,风雨飘摇,四境外族常有侵扰,及至今上顺应天命,定国安039邦后,与周遭邻国缔结盟约,偃兵息甲,礼尚往来,通使殷勤,边境再无干戈。年年秋狝,各族首领汗王咸聚于红松围场,以武相会。

每次伴驾随行的,除亲卫军及文武大臣外,便是皇后与太子。而今年,又多了一个白贤妃。

凤仪宫里无人对此议论半句。宝珠如往年一样,和徐姑姑及柳叶儿等人打点着行李。

皇后要同皇帝一起会见友邦首领,光是衣裳就带了礼服、常服、便服各十来套,又各有配套的首饰,有的好放置些,有些易碎易坏的则要单独保存。

到了红松围场要住幄帐,大到桌椅床榻、小到碗碟杯箸,都有六尚的人安排,不过像是皇后使惯了的一些器具,还是她们自己带着为好。御医院里十三科的都选了顶尖的随行,大伙儿也带了几样常用的药丸、药粉在身边,有备无患嘛。

外头不比宫里排场大,讲究一切从简。凤仪宫随行的,皇后只点了徐姑姑与张姑姑,柳叶儿与宝珠,以及柳芽儿和善善去东宫后、提上来的秋水与玉珠。此外还需要七八个粗使宫人、十来个小内侍,便交由宝珠做主安排了。

这一二年里,除了几位近身服侍皇后的姑姑和柳叶儿,宝珠在凤仪宫越来越说得上话了。皇后有意栽培,她又谦和公道,虽然凡是管事的,都难以做到人人称赞,但总体而言,尚还不至左支右绌。

粗使宫人在围场上不过是领些传话跑腿儿的差事,宝珠平时里偶然也有用得着她们的时候,哪些是勤快踏实的、哪些是机灵知变通的,心里大致都有个谱,很快选出二十人来,一大半儿随行,一小半儿仍留在宫里——主子虽走了,凤仪宫还是要有人照管。

杏儿被分在了一大半儿里,高兴得要蹦起来,幸好被宝珠及时制止了,教她不可喜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