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后爸[七零] 灯丸 2259 字 3个月前

晏姝含笑看着这一切,耐心等着第一个毛遂自荐的勇士。

意料之中的,第一个举手的,是唐大姐。

她还没想过蚕沙可以做菌棒养蘑菇,她觉得很稀罕,也很好奇。

便走上来,理了理衣服,道:“我先来!我可喜欢吃蘑菇了,那滋味,那叫一个鲜美。正好秋蚕收了冬天要歇一季的,那桑树林和大棚空着也是空着,倒不如试试看,万一能成呢?不比吃一冬天的豆腐和白萝卜丝儿强吗?我报名,我相信咱们晏队长,这读过书的,脑子就是灵活,肯定能成!”

唐大姐这么一带头,后面上来毛遂自荐的就多了。

足足二十几个人呢。

晏姝详细地记录了每个人擅长的领域和能支配的时间,准备等回去之后再跟杨怀誉一起讨论讨论。

有的小媳妇是人来疯,回去之后被家里人一撺掇肯定就不来了。

还有的小媳妇虽然能干,可是家里男人不愿意她抛头露面,也是个麻烦。

所以这事,不能一锤定音。

等她宣布散会的时候,人群里站起来一个老大哥,是上次跟她竞选二队队长的陶轩。

跟派出所所长陶明远是堂兄弟。

陶轩问了一句:“刚才毛遂自荐的有几个知青同志,我想问问,他们明显是读过书的,比咱们有优势,是不是那负责记录算账的差事肯定会交给他们?”

“那也不一定,我还是要进行二轮筛选的,最起码会出点题考考应聘这个岗位的人,所以没有什么是肯定的,还是要看个人能力。”晏姝这里记录的名单里确实有几个知青。

他们一直游离在整个生产队之外,虽然说是来支援建设的,却始终没法融入这个乡村。

不过,他们在听说了晏姝的计划之后,全都赞许不已,有些见过世面的,第一时间选择了支持晏姝,并在唐大姐毛遂自荐之后,也上台了。

晏姝觉得这是个好事,要搞活经济,肯定需要见多识广的能人志士,所以知青的加入对她来说,算是喜闻乐见的事。

不过,听陶轩的态度,好像有点抵触。

晏姝没把话说太绝对,冲那几个不安的知青笑了笑,回去了。

不过她刚到家,知青里面就派了个代表跟了过去,敲了敲院门,问她可以进去说话吗?

晏姝抬眼一瞧,呦,是许悠琳,医学院的呢,被家里胁迫着替她弟弟下乡,书念到一半不念了。

专业虽然不对口,但是人家文化水平高啊。

晏姝便笑着请她进来。

原以为她会再说些自己的优点给自己拉拉票,没想到,这姑娘一开口就问:“我大学学的是精神病科,要我帮忙给小杨看看病吗?说不定我能治好他。要是能治好他,就麻烦你给我们知青一个机会,我们也想为生产队贡献一份力量的。不过我也承认,我们有私心,我们不喜欢普通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看上你的菌菇养殖这个项目了。所以,如果你能接受我们加入的话,等菌菇养殖真的成功了,我们可以帮忙提供销售渠道的。比如我们那里的供销社,还有我们父母就职的单位。过年的时候不都要发福利嘛,除了那些常见的糕点和糖果,要是能捎上一包鲜嫩的蘑菇,那肯定不少人喜欢的。”

好家伙,一来就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把自己的优势和目的全都明明白白地告知了。

晏姝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便搬了张椅子:“来来来,进屋里说。”

等到了屋里,许悠琳一看,那杨怀誉瞧着挺正常的,不像是有毛病啊。

她狐疑地看着晏姝:“他这是间歇性的吧?可以跟我详细说说吗?”

晏姝笑得合不拢嘴,跟杨怀誉递了个眼神,叫他出去把院门关上了。

等晏姝确定不会有人突然跑进来偷听了,才贴在许悠琳耳朵边上说了一句:“他没病,装的。但是这个功劳给你,正好。一来可以让陶轩他们闭嘴;二来,他确实装得挺久了,也怪无聊的,早点好起来也好帮我做点事儿。”

许悠琳大为震惊。

但她很快想明白了,嘿,这男人对自己可真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