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庄辰的视线又回到电脑上,本来邀请学者的邮件他都已经写好了,只需要点击发送就可以了。

这会他犹豫不决。

下午做完实验,宋瑾就准备找一些与抑郁症相关的公众号或其他资源,上次答应了学生要收集整理的。最近她找了几个,但不太满意,里面甚至有些观点是不对的。

她平时不怎么关注这些,能想到的关键词她都试着搜索了,实在没找到合适的。这会刷朋友圈正好看到一个朋友是做自媒体运营的。

于是宋瑾私戳了她,想问问她有没有可以推荐的相关的公众号。

过了会,朋友直接甩过来一个档,里面是医疗领域比较知名的公众号。

宋瑾赶忙道谢,随即开始按照档一个个搜索。搜了十来个,看了看,关注的疾病不相符,排除;有些相关,但是有很多常识性错误,排除。

名单很长,一个个搜很费时间,她就随意扒拉着往下翻,看到一个公众号的名字很特别,叫“晴天里的暴雨”。于是就点进去看了一下。

看了里面几篇章的标题,还不错,比较符合她的要求,接下来要看看内容质量怎么样。

初步判断,内容没硬伤,把情绪相关的一些知识讲的深入浅出,很诙谐,很幽默,是个有趣又有质量的公众号。

章底下的评论点赞数也非常多,看来很受欢迎。又陆续看了一些里面的章后,宋瑾把这个公众号列为了自己的推荐之一。

陆续又搜了一些,渐渐地她起了个心思,要不自己也做个类似的公众号?因为国内关于这个疾病的了解实在是匮乏,医疗资源也非常有限。

据她了解国内饱受抑郁症困扰的人大约只有20有就医倾向,而只有10得到了医疗帮助。

对于做公众号,她没有一点经验。

这个“晴天里的暴雨”,写了很多章,每篇都附了很多参考献,还要写的通俗易懂,粉丝在评论里的问题也差不多都回复。看来是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的。她目前可能还没法兼顾。

之后不这么忙了,她来做一下类似的工作吧。基础科学和临床以及大众之间的距离很遥远。她研究抑郁症归根结底还是要对相关人群有所帮助才行。不然就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这没有意义,也不是她追求的东西。

在她忙着搜寻各个公众号的时候,在她不清楚的的络一角,她成了被讨论的对象。

自从上次宋瑾的照片被公布在了“公有财产”这个论坛里,她就成了这个帖子里的二号人物。

但这个帖子里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讨厌她的,除了少数喜欢她的颜的人。不过这部分人太少,一旦发言,就被攻击,渐渐的,宋瑾就成了这个帖子里的人仇视的对象。

正当大家还在欣赏戴了金丝边眼镜的庄教授自信潇洒地做学术汇报挥斥方遒的照片的时候,帖子里又添加新料了。

某个匿名层主发布了一条消息,纯字的,“宋瑾今天跟庄教授发脾气了,庄教授生气了”。

就这么短短一句话,帖子里又掀起了巨浪,盖楼速度特别。

“她有什么资格跟庄教授发脾气?!”

“我去,对着庄教授那张脸她都能生气的起来?”

“重点是,她怎么能舍得庄教授生气?不怕庄教授长皱纹?”

“我十分怀疑,这个女人是故意的。就是因为没人敢跟庄教授生气,所以她这么做肯定能博得关注。欲擒故纵啊,姐妹们,都学着点!”

“亏得上次讲座,庄教授专门点她名,在大家面前帮她刷存在感。她不过就是主持而已,我也能干这活!”

“这位层主,你再说具体点。最后结果是什么?是两人闹掰了还是又和好了?”

“……”

盖了很多次楼后,都不见这个层主再出现,大家有点怀疑爆料的真假。

但不可否认,就这么一句话,让宋瑾在这里再一次被针对了。

总之庄辰在这里的人气有多高涨,宋瑾就被踩的有多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