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这个数字听上去有点可怕,比我想象的多了很多。”

“这个数据准确吗?”

“精神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统计会有很多混杂因素吧?”

“……”

等底下学生的说完疑问,宋瑾将t翻到下一页,“我们国家这个数字是准确的。这是国内知名教授领导的一项在全国31个省市,抽取了3万多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且尽可能控制了混杂因素,2019年发表在非常有影响力的期刊上。”

讨论到这里,教室又安静下来。

宋瑾看着满脸凝重的学生们,开口,“但抑郁症不是不可治疗。特别是轻度抑郁症患者,尽早干预,他们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目前针对抑郁症的研究,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六大方面,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四大类。之后的十堂课,采用bl教学模式,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讨论。”

宋瑾讲完这句话,拿起粉笔,转身,拉下投影幕布旁四块移动黑板干净的一小块,写下“roble-based learng”。

接下来,宋瑾讲了关于bl的具体要求和期末考核标准。对于这种较新的上课模式,她有点担心。

毕竟bl教学需要学生们课外花更多时间自主学习,然后一起讨论,加深学习。而老师要能分辨出学生们说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有献依据,所以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是挑战。

临近下课,宋瑾手握激光笔,翻到了最后一张t,上面显示了下堂课讨论的重点“导致抑郁症发病的社会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这周你们查阅献和资料准备这个议题,下周我们来讨论。”

下课,学生围着宋瑾提了很多问题。她耐着性子一一解答。

过了会,学生们陆续散去。宋瑾拿起电脑,装进手提包里,套上搭在一边椅子上的黑色呢子大衣,走出了教室。

这是她讲师生涯第一堂课,昨晚紧张到失眠。私底下将今天要讲的内容练习了很多次,但刚站上讲台时,腿有点发抖,肌肉紧绷,身体僵硬。看着台下那三十几双眼睛,她一度想夺门而出,落荒逃跑。

做了会心理建设,告诫自己不能露怯,情绪才渐渐平静下来。讲了会,逐渐流畅,学生们也很配合,总算是顺利过关。

上完课,后背沁出密密一层汗。下课铃响,暗自松了口气,如释重负。

她一边走着,一边反省刚才上课的表现。

而另一边,刚才上课的学生,三五成群簇拥着离开教室,几位女生小声交谈。

“今天这个宋老师年纪应该跟我们差不多吧。但看上去经验十足耶。”

“比起上课,更吸引我的是这位老师的颜值。”另一个女生说道。

“是啊是啊,我刚想说来着。她好高,身材比例连我一个女生都羡慕。虽然不是那种胸大腰细的女生,但隐隐散发出来的性感好致命。”

“嗯嗯,这个老师胳膊长腿长,举手投足间有种节奏感,配上她那头短发,又这位老师刚来我们学校的时候还是一头长发,不知道留长发的宋老师会不会是另一种气质?”

“可能会有不同吧,但是整体应该还是差不了。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自然,很舒服,浑然天成那种,完全看不出是硬凹或做作的感觉。”

“……”

二月初的北方,寒风彻骨、呵气成霜。刚从暖气十足的教室出来,一脚踏进这寒冬,被冻了个激灵,周身的热量一瞬间被迎面扑来的疾风抽空,透心凉。

宋瑾赶忙把手揣进兜里,这是她第一次体验北方的冬天,又干又冷。室内热得像烤箱,穿一件单衣就足够,结果走到室外就像进了冰柜。

迈着大步,赶往实验室,准备再次进入烤箱,结果兜里的手机震动了。她实在不想这个时候接电话,但那头锲而不舍,作罢,还是掏出手机,划开。

“喂,请问是宋瑾老师吗?”电话那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