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第八十七章

[红楼]权臣之妻 故筝 5733 字 3个月前

他虽然上辈子没做医生,但家里的医书却没少看。西医中医都有接触。他的医术对付这些病症,并不艰难。</p>

除非……</p>

“令正可是每日里愁眉不展?卧床不起?”</p>

“正是!”</p>

和珅摇了摇头,道:“令正心中积郁甚重,非药石能开解。”</p>

林如海面色灰暗,说不出话来。</p>

“若无甚不妥,我倒是还想见一见令嫒。”和珅低声道。</p>

说这话时,他的心跳都快了些。</p>

哪怕已经知道那日的小姑娘就是黛玉了,但在知道后再见一次,心情还是大有不同的。</p>

贾雨村在一旁道:“我留在林公宅中那学生和琳,便是他的幼弟。”</p>

林如海惊讶道:“原来是他!我竟是没认出来……”</p>

“小孩子本就一日一个变化,没认出来不奇怪。”和珅笑着道。</p>

林如海沉吟一会儿,道:“小公子要见小女,自是行的。”林如海见和珅谈吐不凡,说起岐黄之术,相当有见解。林如海不由得想起,他从那道观离开时,宣通道长与他说的话。</p>

他那时以为自然会将女儿照顾好,谁成想后头还是没照看住,让黛玉病了一场。</p>

现在让和珅瞧一瞧,当然是好事。</p>

和珅这时候也顾不上先去瞧和琳了。</p>

有林如海在前引路,和珅跟着进了一处院子。</p>

院子里头传来了小丫头尖细的说话声。</p>

和珅往里一瞧,就见两个小丫头,围着一个穿银红圆领袍并藕色马面褶裙的小姑娘,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半点也不稳重。不远处还坐着两个年纪大些的丫头,正埋着头做针线活儿。</p>

听见了脚步声。</p>

几个丫头没什么反应,倒是那小姑娘先扬起了头,脑袋上顶着的发髻小巧极了,立时衬出几分稚气来。</p>

“父亲。”小姑娘唤了一声,瞧着竟是要拔腿往这边走。</p>

和珅的心不自觉地紧了紧,等着小姑娘叫他。</p>

得叫什么呢?</p>

哦,他年纪大了几岁,该叫“哥哥”呢。</p>

嗓音该是甜的吧?</p>

但和珅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能听见黛玉叫他。</p>

只见到她走上前来,拽着林如海的手,有些疑惑地看着他。</p>

显然是不认得了。</p>

和珅好一阵失落,但又不好表露,只好压下万般心绪,安慰自己。遇见黛玉时,她本就年纪小,不记得也是正常的。</p>

但正想着呢。</p>

就听见黛玉娇声娇气地同林如海道:“这个哥哥,我见过。”</p>

和珅心一紧。</p>

只觉得心头仿佛同时有万道烟花炸开。</p>

欣悦之情在里头塞得足足的。</p>

原来,原来并不曾忘记!</p>

甚么西洋参,西洋钟,做工精美的彩色琉璃碗……对于迎春、惜春来说,是稀罕了些。但宝玉被贾母如珠如宝地捧在掌心,又哪里会没见过这些东西?</p>

宝玉这会儿的注意力尽放在黛玉的身上了。</p>

宝玉高兴极了。</p>

这个姑妈家的妹妹,总算待他亲近些了!竟舍得将这些玩意儿送给他!</p>

于是宝玉便将那盒子搂在怀中,谁也不给看了。</p>

“有了妹妹送的人参,我这身上便是半点痛也不觉了。”宝玉笑得灿烂,他五官生得好,这样一笑,自然引了不少瞩目。</p>

薛宝钗到了荣国府也有许久了,之前宝玉与黛玉说不上话,便会挑上些时候往宝钗跟前扎。</p>

这会儿听见宝玉同谁都是这样亲近的口吻,宝钗便不由得多瞧了一眼。</p>

黛玉抿了抿唇,实在接不上话。</p>

她同宝玉虽是表兄妹,但关系却到底不够亲近,这样的话说来,岂不是有些轻佻?黛玉的目光悄悄扫了一圈儿,却见旁人都没什么惊诧的神色。</p>

竟像是常态了!</p>

黛玉心中一惊,不动声色地扶住了鹦哥的手臂,准备找个藉口先行离开了。</p>

外祖家的姑娘们都是好的,但这个宝玉,却总无端叫人觉得害怕。</p>

此时宝玉的目光又落到了鹦哥的身上,道:“鹦哥从前跟着老祖宗,如今跟着林妹妹,可有将妹妹照顾好?”</p>

鹦哥脸色怪异了一瞬。宝玉的话实在问得不该。</p>

但鹦哥还是笑了笑,得体地回了话。</p>

宝玉的性子惯是跳跃的,此时便又听他道:“鹦哥这个名字不好,不好!既是已经到了妹妹身边了,那便应当换个名字才是。”</p>

宝玉说着又看向黛玉,道:“袭人姐姐从前也是老祖宗身边伺候的,那时叫珍珠呢,后来老祖宗做主改了名字,给了我……”</p>

宝玉似是很喜欢,这样的小细节上同黛玉有了相似之处,说着便自己笑得更灿烂了。</p>

黛玉只是缓慢地眨着眼,并不接这话。</p>

鹦哥是老祖宗给的人,她初来贾府,又怎能擅自做主给鹦哥换了名字?旁的不说,若是叫人误会她对老祖宗有什么不满,那便不好了。</p>

但宝玉来了兴致,道:“鹦哥过于沉闷,没甚灵气。不若今后便改叫作‘紫鹃’?”</p>

宝玉素来得老祖宗宠爱,他说的话,只要不是牵扯上是非大事,便都可做算的。鹦哥瞧得透彻,于是当即笑道:“那便要多谢二爷赐名了。”</p>

鹦哥说话实在规矩过了头,宝玉听在耳中,觉得乏味,便也没了往下说的兴致。</p>

黛玉这才换了称呼,道:“紫鹃,我身上有些发冷。”</p>

紫鹃对上黛玉的双眸,先是一愣,随即便灵巧地悟了黛玉的意思,于是皱着眉道:“出门前还好好的,姑娘怕是不要再吹风了。”</p>

别的几个人,连同宝玉都着急了起来,忙道:“不若先回去歇着吧……”</p>

“正是,正是,日后同样能聚的。”</p>

宝钗也走上了前来:“正是,妹妹莫要着了凉,反倒叫从前那位大夫的调理都作了废……”</p>

黛玉仰头看了看她,总觉得宝钗瞧出她是装病来了。</p>

但宝钗面上又瞧不出异色,她便只好点了点头,由紫鹃扶着,又领着雪雁,往碧纱橱回去了。</p>

黛玉几人的身影渐渐远了。</p>

宝玉在后头长吁短叹的,兴致更下去了一截。</p>

探春打趣了几句,也觉得实在没意思得紧,便带着两个姊妹,往薛宝钗那里去说话了。</p>

待回了碧纱橱。</p>

黛玉方才忍不住问:“那些玩意儿很稀奇么?”</p>

“姑娘从前在姑苏不曾见过的吧,这些玩意儿在京里才流行着呢。只多的是人听过,却少有人见过。都是打海外带回来的,说是宫里头都少呢。”紫鹃说完,这才想起来问:“姑娘今日送出去的……”</p>

“都是才送来的。”黛玉眉心微微蹙起:“早知道这样,便不送这样稀罕的玩意儿了。”</p>

她原先是瞧送来了那么多,便想着应当也不贵重的。</p>

她孤身来荣国府时,身上并未带多的东西,若说送些东西出手,都没甚可拿出去的,这才那个哥哥送来的里头,随意挑拣了一盒。</p>

黛玉心中倒未曾觉得不安。只是论起关系,她应当是与那个哥哥更亲近的,如今这样再一瞧……便觉得送给宝玉,有些可惜了。</p>

紫鹃道:“可是姑娘的家人送来的?”紫鹃误解了黛玉的意思,便道:“姑娘不必忧心,不会有人因为礼重说闲话的。”</p>

黛玉这才又反应过来。</p>

原来礼送得重了,便将她同宝玉的关系衬得亲近了。</p>

黛玉又蹙了蹙眉。</p>

只希望宝玉莫要误会了去!</p>

“紫鹃姐姐。”屋外有人唤。</p>

紫鹃应了声,向黛玉告了罪,便到屋门外去说话了。</p>

这头雪雁便守在了桌旁,结结巴巴地道:“姑娘不,不回那边一个消息吗?”</p>

“那边?”黛玉顿了顿,“你是说……送礼来的,那边?”</p>

雪雁点着头。</p>

这是兄长之前同她嘱咐的话,说是记得提醒姑娘,多与那边联系。</p>

虽然不合规矩,但见到这些送来的东西,雪雁便放下了半个心。这样熨帖,又叫人挑不出不和规矩的地方,还是走的明路,打二老爷眼皮子底下过的……这样的行事,想必是不会将姑娘置于危险中的。</p>

黛玉抿了抿唇,似也有些意动。</p>

“雪雁,替我研墨。”</p>

“哎!”</p>

“姑娘,老祖宗那边差人送药来了……”紫鹃的声音突然近了。</p>

黛玉原本还斟酌着字句,可否有逾越的地方,这会儿倒也顾不上了,匆匆合上,塞入备好的信封中,递给了雪雁。</p>

雪雁便立刻揣入了怀中。</p>

而恰巧这时,紫鹃已经跨门进来了。</p>

她身后还跟了几个小丫头。</p>

一个小丫头送了药上前来,另一个小丫头却是躬着腰道:“林姑娘。”</p>

“这是二老爷院里的。”紫鹃指着那小丫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