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二十七章(修)

[红楼]权臣之妻 故筝 2203 字 3个月前

一屋子的人隐约从那剪纸的影儿里瞧出了个故事来,于是都看得微微入了迷。</p>

一时间,倒是没了人说话。</p>

但没有谁觉得不妥。</p>

半晌,黛玉恢复了心神。</p>

她这时也才注意到,和珅拎着走马灯的手指,细长如玉,原本该是分外好看如同工艺品一般的。但现下,上头却不知为何添了些小伤口,细碎地分布着。</p>

黛玉何等聪明,她心念一转,陡然生起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p>

莫非……</p>

莫非此物乃是他亲手做的?</p>

那前头让宝玉毁了的那个呢?</p>

也是他亲手做的吗?</p>

黛玉心下有些震动,但一时又理不清脑子里翻涌着种种情绪。</p>

只听得此时贾政在一旁轻轻松了口气,道:“不知何等匠人,竟有这样巧的心思。”</p>

和珅微微垂下眼帘,口吻平淡地道:“这个匠人寻常不做的,自然一做,便与旁人的都不同。”</p>

黛玉听了,更有了点说不出的滋味儿。</p>

他难道不打算同她说,那是他亲手做的吗?</p>

连匠人都编造出来了。</p>

黛玉忍不住笑了。</p>

随着她一笑,五官陡然灵动了许多,眉眼都明艳了起来,在灯下,直叫人不敢逼视。</p>

但和珅却正好瞥见她的面容,避也避不开。</p>

只见那双如点墨般的眼眸,像是浸了水,波光点点,更亮得惊人。</p>

和珅不自觉地想,纵使是再铁了心肠的人,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只怕心底也是要陡然化作温柔一滩水的。</p>

“多谢……”黛玉的舌尖含糊了一下:“世叔。”</p>

和珅也淡淡一笑。</p>

他原本就模样俊美,只是并不常笑,这样一笑,倒跟陡然融了冰似的,露出了更为迷人的内里。</p>

那盏走马灯,反倒不及他的样子好看了。</p>

也不知是哪个丫鬟这时说了句:“菜该要凉了。”</p>

这才将屋中暂且凝滞的气氛打破了。</p>

和珅将那盏灯交由了雪雁:“拿去放着吧。”</p>

雪雁点点头,拎着灯进了内室。</p>

贾政总算放下了心,笑道:“如此,致斋兄也可放心了。”</p>

和珅点了头。</p>

在贾政跟前,素来没有人敢造次,这会儿也是一样的。因而屋中气氛始终有些怪异。</p>

和珅见状,自然不愿将黛玉的生辰弄得死气沉沉。</p>

怕是不便再多留了。</p>

他复又看向黛玉,道:“从前见你时,你年纪尚小,只怕不记得我了。”</p>

黛玉微微瞪大了眼,想说,记得的。</p>

只是话还未出口,和珅便又道:“如今倒也长大了。你父亲是扬州巡盐御史,你出身姑苏林家,自是不缺了门楣金银,更不缺满腹诗书气度。”</p>

这话既是说给黛玉听的,也是说给旁人听的。</p>

只叫他们都脑中牢记着,黛玉从来不是往荣国府来打秋风的穷亲戚。</p>

她的父亲是一方大员,她的家族乃是姑苏名门,她也是被捧在掌心自幼娇宠的姑娘。</p>

“便只愿你自此平安喜乐。”和珅低声道。</p>

“嗯。”黛玉低低地应了。她注视着他,不知为何,竟觉得眼眶有些泛酸。</p>

贾政出声道:“饭菜既要凉了,便吩咐府里重做一桌摆在院儿里。这里的便撤了吧。”</p>

有丫鬟应了,忙传话去了。</p>

“走罢。”和珅出声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