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修)

[红楼]权臣之妻 故筝 4000 字 3个月前

雪雁忙收了声,怕招黛玉也哭起来。</p>

她睨了睨黛玉的脸色,绞尽脑汁后,却只干巴巴地说了一句:“姑娘也莫要难过,日后若是真进了京。姑娘虽然离了老爷,但是……还有那位公子呢!”</p>

说完,雪雁又瞧了瞧黛玉,只盼着这句话能让她面色欢喜一些。</p>

离了家,去京城探望那个哥哥。</p>

是黛玉从前分外盼望的事。</p>

但如今母亲没了,父亲公务繁忙,身子大不如前,她却又要离父亲而去……</p>

黛玉抬手按了按额角,只觉得,要是就停留在那时,母亲尚在、父亲康健,那个哥哥也在林宅中玩儿时就好了……</p>

等刘管家回到宅中时,和珅已经开始闭门不出了。</p>

科举在即,他分不出别的心思了。</p>

刘管家也不急着等和珅奖赏,反倒回了家,让家里的婆娘又做了些女孩儿衣裳、荷包、手帕、扇子。又特地同儿子嘱咐过了。</p>

刘家人都不蠢,明白这事办好了,才能在和珅跟前得个好。</p>

于是都积极不已。</p>

等和珅这头参加完科举,这头刘家人已经做好等雪雁来京里的准备了。</p>

尽管也许这个姑娘一辈子也不会来,但刘管家总觉得,既然公子吩咐下来了这事,那就说明日后还会用得上这个姑娘。</p>

那她必然就会来京里的。</p>

刘管家对和珅相当信任。</p>

结束完科举后,和珅先去拜谢了老师,然后又查了和琳的功课学问。这才坐下来,听刘管家细细汇报了去姑苏的事。</p>

“你办得很好。”和珅笑了。</p>

而这一次,他的笑容没再令刘管家感觉到害怕,而是欣喜不已。</p>

“待她到了京里,你还要多见见她。”</p>

“是。”</p>

“明日把你儿子叫到宅子里来。”</p>

刘管家双眼亮了,低低地应了,然后才退了下去。</p>

今年是乾隆三十一年,比历史上和珅参加科举要早了三年。和珅微微一笑,他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一点。</p>

他还要改变历史上和珅的名次。</p>

和珅参加科举时,名落孙山,仅以文生员袭承三等轻车都尉。</p>

但这一次……他却要有不一样的结果。</p>

当然,还不仅仅是这些。</p>

既然他不仅是来到了清朝,还恰好和《红楼梦》撞到了一起。那就让他将林妹妹的命运也一同更改了吧……</p>

清乾隆三十一年。</p>

和珅以年少之龄,夺得今科状元,一鸣惊人。</p>

据传,当日他作下的文章,令当今圣上翻来覆去,连阅数遍不舍释手。</p>

又据传,在金殿上,圣上更是亲口夸赞和珅“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又因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更精通四书五经,圣上对其喜不自禁。很快便赐了官下去。</p>

唯一和历史有所重叠的,便是和珅因那篇文章展露出的才干,担任了布库大臣,正式踏入了官场之中。</p>

还得了个在乾隆跟前出入的机会。</p>

布库官职并不起眼,但京中谁人都知晓,这只是和珅的一个踏脚板,借着这个基础,他很快就会青云直上。</p>

毕竟中进士者,多为四十多岁。</p>

朝中官员大都不年轻了。</p>

一个年仅十六的人物,同样与他们置身官场中,人家将来的潜力却是更大的。</p>

一时间,和珅之名在京中响亮了起来。</p>

也还真有人家到了宅中,意图与和珅说亲。</p>

和珅一一都推拒了。</p>

乾隆听闻了此事,还好笑地问和珅:“常说男儿应当先成家再立业。你如何不肯娶亲?”</p>

十六娶亲,年纪也并不算小。</p>

以这个年纪做了父亲的比比皆是。</p>

乾隆此时年纪已经不小了,但却并无多少严肃之态,面对和珅时,相反还和蔼可亲极了。</p>

与和珅说话时,也没有多少架子。</p>

当然,这并不是说乾隆便是好惹的。</p>

和珅从来不会得意忘形。</p>

和珅在乾隆躬身道:“臣初入官场,尚且还有得学,怎能分心思在情爱上?臣只愿能有更多为皇上分忧的时候。”</p>

乾隆本就是个爱听好话的皇帝,此时自然心中舒坦不已。但嘴上却还是调侃道:“我瞧你怕是不喜欢人家姑娘吧?”</p>

和珅笑了笑:“天底下的姑娘大都是好姑娘,哪里轮得到臣来谈论喜欢与否呢。”</p>

但和珅却不自觉地走了下神。</p>

喜欢的姑娘?</p>

他能喜欢谁?</p>

和珅接触过一些这个时代的女子,但却实在没有一个能令他动心的。</p>

和珅时而都忍不住想,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心理年龄过于大了,所以才更没了毛头小子的冲动。</p>

但想着想着,和珅的脑子里却是划过了一个名字。</p>

对了。</p>

也不知黛玉如何了。</p>

和珅没有放任自己走神,他将这个名字暂且按在心头,又同乾隆说了会儿话,然后才被打发走了。</p>

……</p>

正如那日在殿中与乾隆说的那样,和珅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公务当中。</p>

兢兢业业,一心以乾隆为先。</p>

和珅从来不怕锋芒毕露。</p>

而乾隆也相当吃这一套,和珅事事都想着为他分忧,在乾隆看来,实在一片赤诚之心啊!</p>

天底下的官员都应当如和珅这般才是!</p>

乾隆如此想着,也就很是干脆地又升了和珅的官儿。</p>

清乾隆三十二年。</p>

和珅擢为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p>

这比历史上要快了将近九年。</p>

这省下的九年,足以和珅去做许多事了!</p>

同年,在劝说下的林如海,同意了黛玉随荣国府派来的婆子们,前往荣国府外祖家。</p>

这一年,黛玉不过十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