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第227章(修)

大明武侯. 故筝 4757 字 3个月前

洪武帝脸色立刻就黑了,他厉声喝道:“陆长亭,你可知晓自己在说什么?”</p>

陆长亭抿紧了唇。</p>

“那为何从前你半点也没发现?”</p>

“这个变化并非人力所为,而是自然的变化,很难让人留心到。”陆长亭也很无奈,他一直以来的目光也都放在白莲教之上了。根本没想到其它方面。吴观玄之前与他说皇宫风水有异的时候,陆长亭都觉得不大可能,因为白莲教不可能在整个皇城之上做手脚……</p>

洪武帝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初听见这个回答,按捺不住心底的悲痛和愤怒罢了。</p>

“此风水,可改吗?”</p>

“……不可。”整个地基上的问题,整个皇城的问题。哪里是寻常风水物能撼之的?</p>

“你下去吧。”洪武帝气势一收,单手倚在了桌案上,模样瞧着竟是更佝偻了两分。</p>

陆长亭隐约间扫见了洪武帝的眼眶微红,然后忙低下头,迅速退了出去。</p>

之后,洪武帝便总将陆长亭叫到跟前去,只是他少再提及风水上的事,反而是问起陆长亭在兵部的诸多事宜。洪武帝当然不是为了了解兵部发生的事,陆长亭隐隐中觉得,这其实是洪武帝的提点……陆长亭便也就虚心受了。连带的,他见朱允炆的活动也就挪到一块儿了。</p>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陆长亭累得清瘦了不少。</p>

而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陆长亭不仅见识到了洪武帝的种种手段,还来不及对洪武帝升起敬佩之情,陆长亭便又亲眼见证了洪武帝渐渐衰老病弱的过程。</p>

最宠爱的英年早逝,孙子还尚且稚嫩,要想将孙子教成儿子那样的程度,还得付出更多的精力……可洪武帝的精力实在不够分了。家国大事,培育孙儿……生生将他拖垮了。</p>

洪武帝又一次病倒在了朝堂之上,虽然已经是第二次了,但众人还是免不了惊慌起来。待到散朝之后,陆长亭身边同僚,莫不是满面的忧心忡忡。</p>

而这份忧心,在之后接连几天都见不到洪武帝踪影时被扩大了。</p>

陆长亭也有些拿不准。</p>

洪武帝驾崩的日期竟然被提前了这么多吗?陆长亭强行压制住心底的焦躁,照常往东宫去。陆长亭进门的时候,朱允炆呆呆地坐在里面,不知道在想什么。</p>

“侍郎。”朱允炆抬头看他,才吐出两个字来,眼眶便已经红了。</p>

陆长亭只能将目光放得更温和些:“皇太孙莫要心急……”</p>

朱允炆摇了摇头,紧紧闭住了唇。</p>

陆长亭知道这样的时候,什么样的安慰都只会是不痛不痒的。之前或许还好,而这一次……应当是真的糟了。</p>

陆长亭在东宫留了没一会儿,就被太监请走了。那太监是领他去见洪武帝的。</p>

陆长亭心中重重一跳,他的手心都不自觉地伸出了汗来。</p>

在这样的时候,洪武帝竟然要见他!洪武帝会是要说什么?</p>

陆长亭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太监低声道:“陆侍郎,到了。”</p>

陆长亭走到了殿中,也见到了洪武帝。</p>

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拥着一身锦衣华服,脸颊上带着一抹红,气色相比较从前,似乎还有了好转。但是陆长亭的目光落到了其他的地方。洪武帝的发又干枯又灰白,眼角的皱纹拖得更长了。与气色完全相反的是,他的五官容貌显得更加衰老了。</p>

“你们都下去。”</p>

宫人们忙退了出去。</p>

洪武帝此刻看着陆长亭的目光显得慈和了许多,他低声问:“是否唯有迁都才能一改风水?”</p>

洪武帝问的可是个棘手并且严重的大问题啊!迁都这样的大事,寻常人谁敢答?不过陆长亭也清楚,什么哄骗的话都不必说,这时候照直说便是。于是陆长亭点了下头。</p>

洪武帝长叹了一声,老态更显。陆长亭甚至觉得他身上带出了浓浓的悲痛味道。</p>

“长亭,你能观风水宝地,那你会观人吗?”</p>

陆长亭的心往下沉了沉。难道洪武帝是要自己去观他的寿数?这个可不行……凡是牵扯到寿数上的事,尤其是对于帝王来说,这都是轻易不可说的。这种时候是万万不能直言的!一旦直言,就可能丢命。</p>

不过洪武帝问出这样的话来,说明他自己心底也有些拿不准了……</p>

陆长亭皱紧了眉,拜倒道:“恕臣无能,实在不擅观人之术。”</p>

洪武帝轻叹一声,道:“这也并非你无能……送陆侍郎回去吧。”</p>

“是。”门外的宫人低低地应了一声,忙进门来送陆长亭往外走。</p>

陆长亭抬头看了一眼天。</p>

这时候明明正当炎热的时节,但天空中却飘来了一片阴云,让陆长亭感觉到了丝丝的凉意。</p>

他不会观人。</p>

但他却知道,这多半不是什么好兆头。</p>

陆长亭吸了一口气,鼻间都隐隐冒着凉意。</p>

陆长亭走后的第二日,洪武帝便又恢复了上朝。等到上完朝,陆长亭走在回去的路上,才隐隐意识到,今日朝上洪武帝的种种安排,都像是在安排身后事了……</p>

因着洪武帝恢复了上朝,陆长亭便要依旧往洪武帝那里去。只是殿中的气氛越来越变得,说不出的凝重,像是凝结了无数的愁绪在其中。</p>

而朱允炆脸上的稚嫩之色也日渐退去……对于自幼长在皇宫中的朱允炆来说,他唯有三个亲人。母亲吕氏,父亲朱标,和祖父洪武帝。但现在他们将要都离他而去了……没有什么比这更惨痛残酷的成长催化。</p>

九月。</p>

炎热稍稍消退之际。</p>

白莲教得以全剿,朱樉来到了应天府。洪武帝重赏了二儿子,之后便将朱樉叫到了跟前说话。只是不知道二人说了什么,陆长亭便在东宫处得知了洪武帝吐血的消息。</p>

这一口血,终结了洪武帝最后的精气。</p>

他心头只剩下残元的大患,但洪武帝想着还有能征善战的四子能为朱允炆除去这个隐患。别的……白莲教已灭,其余势力都已经不成气候。他已经将他曾许下的诺言,完成了大半。洪武帝隐隐放松了下来,这一松,就彻底地垮了。</p>

吐血后半月,洪武帝就病重了。</p>

御医们束手无策,大臣们慌乱之余,将目光落到了朱允炆的身上。他们都知道,如无意外,新君便是这个才十三的少年了。</p>

之后陆长亭再没能见到洪武帝一面。</p>

朱允炆开始站在了朝中,代理朝政,身边还有几位能臣襄助。</p>

朱樉闭了秦王府。一时间风声鹤唳,陆长亭也不好上门去见朱樉,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p>

这一日一日的,就像是在捱日子一般了。</p>

陆长亭放下了手中的水杯,顿时觉得气闷无比,便伸手推开了门窗。</p>

一道闪电突兀地落了下来。</p>

霎时间空中阴云密布。</p>

陆长亭有种说不出的烦躁。</p>

电闪雷鸣之后,骤然下起了一阵大雨。这阵雨下得并不久,很快便停住了。</p>

同一时刻,洪武帝于龙床上,闭上了眼,身边唯有皇太孙朱允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