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二六三

大秦国师 故筝 6028 字 3个月前

儒生见这些人竟然全然不理自己,就连陛下都未曾多看他一眼。</p>

皇后便了不起了吗?皇后说的话才能令人听从吗?不过是个男子!却做了皇后!实在耻辱!儒生恨恨地磨了磨牙。其他儒生比他识时务多了,都选择了听从安排,跟随着他们一块儿挪动位置。</p>

儒生心中的恼恨在翻滚,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轻易认输,于是他咬了咬牙,心道,你们偏要淋雨!那我就偏要躲雨!</p>

那儒生转了个弯儿,直直走向了那棵大树。</p>

而这一头,徐福正撩起车帘,仔细嘱咐外面的人,“勿要靠近大树。”</p>

这些人本就是极为听从命令的,且不说徐福说得有没有道理,哪怕是胡乱说的,他们也都是会听从的。这些人连连点头,他们哪里会想到,一回头便见那儒生躲到了大树下,而且他还拉拽了另一名儒生同去。</p>

徐福顺着看过去,登时也觉得又好气又好笑。</p>

这人还当真不知死活!</p>

不过念在总归是条人命的份儿上,徐福便出声道:“去,去告知他,躲在树下易遭雷击,会出人命。”</p>

侍从点头,深一脚浅一脚地上去了。</p>

嬴政在徐福身后淡淡道:“这般胆敢质疑阿福的人,他要死便让他去送死好了。”</p>

那头侍从很快走到了树前,因为距离稍微有一些远,徐福并不能听清他们在说什么,不过他能瞥见那儒生脸上激动的神色,实在不知晓,这有何好激动的?</p>

侍从与他说了许久,都不见儒生挪动位置。</p>

大约是因为受了徐福的吩咐,那侍从倒也不肯轻易离开,看得徐福都忍不住拧眉,早知道便不将那侍从派过去了,还反倒累得侍从这般费口舌力气,说不准还被儒生气得够呛。</p>

到最后,那侍从果然被那儒生油盐不进的态度气急了,忍不住怒道:“让你从树底下出来,你便出来!皇后说,在树下小心丢了命!”</p>

那儒生大笑道:“躲在树下怎会丢命?”他虽没说完,但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四个大字“无稽之谈”。</p>

二人这段对话,因为声音大了些,周围的人都听了个清楚。</p>

那儒生还未笑完,突然天空中一声轰鸣。</p>

徐福抬头一看,就见半空中划过了一道紫色的闪电,徐福一个心道不好,那闪电便直直落在了大树上,在远处的人看来,那就是一道绚丽的光炸开了。然而站在树底下的人,却能清晰听见轰隆、噼嚓的声音,那棵大树被劈开了,雷电直接落到了树下二人的身上,并且雷电带出的火花还将大树下面未被湿透的树叶枝桠点燃了。</p>

大火嗖地一下蔓延了两人的全身。</p>

众人只听见紧接着响起了两人的怪叫声。</p>

那站在树前的侍从呆了呆,拔腿便跑,显然被吓得不轻。</p>

其他人也是一样,就像是被谁施了定身咒一样,半晌都不敢挪动。</p>

大火和雷电很快将那两人烧焦了,惨叫声在耳边重复着,众人浑身都被雨水浸透了,忍不住狠狠打了个哆嗦。</p>

太……太可怕了……</p>

他们先是一阵庆幸,庆幸自己没有跟随那儒生走过去躲雨,而后又是一阵后怕,若是……若是陛下听从那儒生的话,走进了树底……他们根本不敢想象其后果。</p>

他们又接连打了几个哆嗦,一面心底埋怨那死去的儒生,一面看向徐福的时候,目光便变了。</p>

这些儒生看向徐福的时候,并非敬畏,而是恐惧,就如同见了什么可怕的怪物一般。</p>

徐福对他们的目光全然不在意,待那侍从跑回来之后,徐福对他说了声,“受惊了,去歇息吧。”</p>

那侍从便顿时觉得一身惊吓和疲惫都消去了,他忍不住笑了笑,道:“多谢皇后。”说罢,这就到一边去躲着了。</p>

嬴政伸手将徐福拉了一把,将他拉到了身边来,并且还搂住了他,二人身上都湿透了,不过这样紧贴在一起,总能取些暖。这时候正是春时,春寒还未完全褪去,一场大雨下来,淋得人是有些受不了。</p>

嬴政俯在他的耳边低声道:“那人竟敢得罪寡人的阿福,被雷火烧死,也算是便宜了他。”</p>

徐福舒服地靠在嬴政怀中,淡淡道:“只可惜了那个被他拉过去的人。”</p>

嬴政摇头,“不可惜,阿福都道不能去树下了,且不说阿福话中的对错,但他们身为秦的子民,而阿福乃是大秦的皇后,阿福所言,他们都应当遵守。这二人擅自妄为,往轻了说,是不遵从大秦的皇后,往重了说,那便是不服从于皇权。这样不忠之人,死了好。”</p>

徐福竟然还觉得嬴政说得有点儿对。</p>

徐福没再说话,他就这样靠着嬴政休息了起来。</p>

马车外还伴随着大雨声和雷声,但是这一刻,徐福却觉得宁静得让人心底舒服。</p>

好像人生追求便就是如此。</p>

窗外下着雨,爱人在怀里。</p>

马车外,那些儒生们凑到了一起,也不知在说些什么,不过经过那个儒生之后,剩下的宫人侍从及守卫士兵们,便都对这些儒生有些不满。</p>

光会嘴上说,真的本事却半点没有!实在让人瞧不起!</p>

更重要的是,他们竟然还敢不尊皇后!</p>

儒生们还尚未意识到有哪里不对,毕竟他们向来身份不低,走到哪里都能受到优待呢,此时当然也不会分神去思考,自己是否有何处不妥,得罪了皇后和陛下。</p>

……</p>

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多久,雨便停了。</p>

众人舒了一口气。</p>

那儒生惨死的画面带给他们的冲击太大,他们实在也有些忧心,自己会不会也死成那个模样。</p>

徐福掀起车帘,和嬴政一同走了下去。</p>

徐福当先往那棵树的方向瞥了一眼。</p>

他们在山上本就离天很近,更被说大树高耸了,那真是……雷不劈他劈谁?</p>

其他人见他们下了马车,忙唤道:“陛下,皇后。”</p>

那些儒生们看向徐福的目光更为忌惮了。</p>

嬴政对这些目光有些不快,于是不着痕迹地拧了拧眉。</p>

“去瞧一瞧树下。”嬴政冷声道,他没再分给儒生们半点目光。</p>

儒生们虽然觉得哪里有些怪异,但到底并未多想。</p>

士兵们走上前去,拨弄了一下尸体又迅速退开。</p>

那二人已然浑身焦黑,不成模样了。</p>

士兵们也不免被吓了一跳。</p>

那一幕可实在太震撼人了,等看见了尸体便更觉得可怕。幸而他们向来都极为听从皇后所言。</p>

嬴政没说将人埋葬的事,直接就下令说继续下山。</p>

埋葬?</p>

就这样两人,还配入土为安吗?</p>

嬴政冷着脸想道。</p>

接下来倒是没遇见什么大雨了,他们平安地下了山。</p>

只是徐福不知晓,历史上,嬴政还当真躲到了那棵大树之下,而嬴政有龙气护体,还当真没什么雷来劈他,嬴政躲完雨后,大喜之下,还赐封那棵树为“五大夫”。这一段故事还流传到了后世呢。</p>

下了泰山之后,休息一日,他们便又再度启程了。</p>

这一次他们前往了梁父山祭地,后又立碑刻文,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饬。二十有四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p>

之后他们又沿渤海岸往东走,途经黄县、腄县,后又登上成山的顶峰,登上之罘(fu,浮)山,皆树立石碑歌颂秦之功德,然后再离去。</p>

这一路,他们便走了两个多月。</p>

两个多月后,他们往南走,登上了琅邪山。</p>

琅邪山比之从前的山峰,更为古拙大气,徐福和嬴政恰好都对此地较为偏爱,便借此机会,在琅邪山歇了下来。</p>

琅邪山的风景极为美丽,徐福身置琅邪山中,甚至能缓慢地感觉到周身溢来的灵气,无论是错觉还是属真,徐福都选择了同嬴政住在山中。</p>

于是琅邪山开始修建了琅邪台。</p>

此处人烟稀少,显得有些清寂,嬴政为了寻人来打消这种状态,便下令,让三万户百姓迁来,在琅邪山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p>

徐福站在琅邪山上,逐渐见证着琅邪山的变化。</p>

从琅邪台到迁来的众多百姓……</p>

徐福觉得惊叹。</p>

他与嬴政站在山巅之上,脚下云雾纷纷,隐约能瞥见山脚下和山腰新修起的房屋和百姓。</p>

嬴政指了指脚下的云雾,笑道:“阿福可有羽化登仙之感?”</p>

徐福错愕地低头去看,仔细感受一番,竟是还当真有此错觉。</p>

嬴政兴致起,又唤来人,在琅邪山上立石碑,塑徐福之雕像,在石碑上刻碑文,大意便是君房在琅邪台,似要羽化登仙……云云,全篇都是赞颂徐福的。</p>

徐福没想到嬴政想到便立即做了,他看着他和嬴政的石碑靠在一处,登时还真有些说不出话来。</p>

他更没想到的是……</p>

其实在他们从山巅往下望去的时候,那些百姓,也忍不住仰头往上看。</p>

百姓们觉得自己瞧见了一黑一白两人,这两人衣袍飘飘,似神仙落入云雾间,引得百姓们争相叩拜,此后还编成了传说,传于后世……</p>

甚至琅邪山上的雕像也影响到了其他地方的百姓,百姓们自发设石碑,塑雕像,颂扬国师君房与始皇陛下。</p>

……此乃后事,便且不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