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一同读书

大龄皇后 故筝 2505 字 3个月前

甜得像是要往人的心底里钻。</p>

杨幺儿微张着嘴,微瞪圆了眼,她盯着碟子里缺了一块糕点的那一角</p>

萧弋的手指再度伸过去,又捏了一块儿起来。</p>

杨幺儿忙扒拉住了他的手腕。薆荳看書</p>

吃的,没啦</p>

那待会儿她饿了怎么办呀</p>

写字要写好久的,读书也要读好久才能记下来的。</p>

饿了怎么办</p>

“早晨起来喝糖水了吗”萧弋问。</p>

几日下来,他也摸清楚她的喜好了。</p>

她实在是个再纯粹又简单不过的人,一碗糖水便能叫她欢喜极了。</p>

杨幺儿正憋闷呢,听他开口,竟是有些生气起来,便摇了摇头。</p>

刘嬷嬷在旁边呆了下。</p>

春纱也跟着呆了下。</p>

娘娘都学会撒谎了</p>

不过杨幺儿到底不大擅长这样的事,她摇完头,便又还是点了点头,道“喝了。”</p>

萧弋从小宫女手中扯过一张帕子来,单手在上头擦了擦,将指间残留的糕点渣都擦了个干净。而后他便就着这个姿势,探入了杨幺儿的衣裳内。他的手掌顿在她的腰腹上,低声道“让朕摸摸,是不是喝过便暖起来了。”</p>

宫人们见状,忙都低下了头。</p>

她穿得厚实,肚皮一片温软触感。</p>

可不是正暖和么</p>

萧弋摩挲两下,方才又凑在她耳边低声问“幺儿的葵水可干净了”</p>

杨幺儿叫他摸得有些痒,便匆匆点了头。</p>

萧弋轻拍了下她的腰,道“去罢,到后头去读书去,朕就在前头。若你不认真,朕都是知晓的。”</p>

他松了桎梏。</p>

杨幺儿才终于从他身上起来。</p>

她瞧了瞧那碟子点心。</p>

萧弋大手一拉,便将点心拉到了奏折旁边去。</p>

杨幺儿便只好打消了拿走的念头,乖乖走到赵公公面前,问“后面哪里”</p>

赵公公忙笑道“娘娘随奴婢来。”</p>

春纱等人便也跟了上去。</p>

原来里头还有一间屋子,屋子里摆了一张起居榻,还有一张桌案。</p>

桌案瞧着与这儿有些格格不入,想来当是后头才摆进来的。</p>

里外两间,是大大的石屏隔开,还垂下了珠帘和纱帐,这样重叠之下,便叫人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模样了。</p>

春纱几人便伺候在了里间,赵公公等人自然是退了出去。</p>

春纱将书、笔等物在桌案上一一摆好。</p>

杨幺儿走近了,却盯住了桌上的一只花瓶,那花瓶如何华贵不必说,瓶颈中却是插了一朵小花。</p>

小花是鹅黄色的,中间一点绿蕊。</p>

摆在屋子里,显得有些滑稽,可又说不出的可爱。</p>

杨幺儿盯着花儿瞧了好久,然后才在桌案前落座。</p>

春纱倒是惊奇地出声“说起来,娘娘有些日子没采花了。”</p>

杨幺儿点头。</p>

有比花更有意思的东西了呀。</p>

春纱依依不舍地多看了两眼那朵花,然后才开始给杨幺儿研墨。</p>

杨幺儿翻开书,盯着上头方块似的字有些眼晕,不过晕着晕着倒也就好了,慢慢就接着往下看了。</p>

外间倒是渐渐热闹了起来。</p>

随着时辰的推移,渐渐有大臣到了西暖阁来。</p>

先后来了两个。</p>

他们说话,杨幺儿都是不大听得懂的,只知晓前头那个声音年纪轻,后头那个年纪老。</p>

听了一会儿,听得她都昏昏欲睡起来。</p>

直到那个年老的道“皇上,大月、天淄、新罗诸国使臣已陆续抵京,携礼前来恭贺皇上大婚。请皇上下明旨”</p>

杨幺儿按了按晕乎乎的头。</p>

又盯着书上的内容仔细瞧了一会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