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皇帝说书

大龄皇后 故筝 2566 字 3个月前

第六十九章</p>

燕喜堂自然要小上许多。</p>

路好像已经印在了杨幺儿的脑子里,她跨过门槛,入到了院子内,然后又一路进到了之前居住的屋子。</p>

她在屋子里转了个圈儿,最后停在了一面柜子前。</p>

春纱跟上来“娘娘要开柜子”</p>

杨幺儿伸出手碰了碰外头挂上的锁。</p>

春纱忙命人去取了钥匙来,打开了柜子。柜门向外打开,露出了里面的模样。孤零零地放置着一个漆盘,漆盘里有干枯的一簇花,有一个小核桃,还有一截儿断了的穗子零零碎碎,竟是些小玩意儿,大都是杨幺儿往日里捏着把玩,一玩就是一整天的东西。</p>

春纱见状,不由笑了“原来娘娘还惦记着这些小玩意儿。”</p>

杨幺儿指了指脚下的地“以后,回来吗”</p>

刘嬷嬷站在不远处,闻言忙笑道“自是不会回来了,您已经是皇后了,哪有再回到这里来住的道理坤宁,坤宁,取自道德经的地得一以宁,正是历代皇后的居所。您日后是要长住于那里的。那里更大更气派,娘娘应当也是更喜欢的。”</p>

春纱伸手将那漆盘托了起来,问“娘娘,这个咱们带走么”</p>

杨幺儿呆呆站了会儿“嗯。”</p>

“娘娘仔细回忆一下,还有什么落下的,今儿一并带走。”刘嬷嬷温声道。</p>

杨幺儿不言不语,似是真在认真思考。</p>

屋外。</p>

蕊儿小心翼翼地推开了面前那扇门。</p>

小宫女喊住了她“蕊儿姑娘”</p>

蕊儿忙露出一个柔弱的笑,低声道“我,我只同皇后娘娘说两句话。”“到底,到底是同乡呢。”她更低声地道。这句话也不知是说给旁人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壮胆的。</p>

蕊儿方才迈出去两步,心底念头迭起,就听得院门外有一阵脚步声近了。</p>

她扭头一瞧,便见一抹扬起的衣角,赤朱色,上绣金纹,蕊儿脑子里如被谁重重敲了一记,麻得厉害,她几乎是依靠本能,一扭身,回到门内,然后身子一顶,便又将门顶了上去,紧紧闭住了。</p>

先前做了再多的心理建设,这会儿都崩塌了个干干净净。</p>

她缩在门内,做贼似的瞧向那院门外,一行人迈过门槛走了进来。为首者,身形挺拔,黑发束以金冠,眉眼俊美,却覆着一丝丝阴翳之色。</p>

这厢杨幺儿仔细回忆半晌“没有了。”</p>

刘嬷嬷笑道“那便好,那咱们便回去吧娘娘身子还虚着呢,此地没有点炭火,恐怕冷着了娘娘。”</p>

杨幺儿点了下头,由刘嬷嬷陪着往外走,春纱则在后头端住了漆盘。</p>

这边一踏出屋门,便和萧弋迎面撞上。</p>

刘嬷嬷最先发觉皇上神色不对,她当即便低下头,往旁边退开了两步。</p>

萧弋走上前来,在杨幺儿跟前站定,他淡淡出声问“怎么来这儿了”</p>

杨幺儿便扭过身子,从春纱手里拿走了漆盘。</p>

她倒是不紧不慢地,道“这个,拿过去。”</p>

“拿到坤宁宫去”</p>

杨幺儿点了下头。</p>

萧弋面上瞧不出神情变化。</p>

他盯着杨幺儿打量起来,见她这会儿模样,跟蚂蚁搬家似的,把自个儿收藏起来的东西,一点一点地往新家搬</p>

他的神情骤然缓和了。</p>

“回去了”萧弋问。</p>

杨幺儿又点头,等点完头,她还又添了一句“嗯。”</p>

“那便回去罢。”萧弋这才牵住了她的手。</p>

杨幺儿忙又点头“嗯。”</p>

萧弋带着她走在了前头,宫人们呼啦啦地跟了上去。</p>

“下午温过书了”萧弋问。</p>

“嗯。”杨幺儿应完,又似是觉得这样不大好,便又从唇边多吐出了三个字出来“温过了。”</p>

“怎么突然想到了回燕喜堂”</p>

“嬷嬷问,去哪里。就过来了。”她说。</p>

萧弋攥着她的手紧了紧,他道“那嬷嬷同你讲过这个宫里的故事吗”</p>

“宫里故事”杨幺儿喃喃重复,显然不大理解他的意思。</p>

他用平淡的口吻道“便是身后的燕喜堂,在东华十三年的时候,曾经吊死过一个宫女。那宫女死时,面色发青肿胀,舌头长长地吐了出来。第二日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是燕喜堂里的宫人,推门进去,发觉有一双脚正踹在自己的肩上,一抬头,这才瞧见了这样的故事,嬷嬷同你讲过吗”</p>

支棱起耳朵,在后面偷听的刘嬷嬷“”</p>

老奴根本没听过这样的故事</p>

这厢杨幺儿摇头“没有。”</p>

萧弋又道“瞧见那堵墙吗承惠八年的时候,有个小太监从下头走过,那堵墙无辜坍塌下去,正将他砸中。待塌下来的墙体清走后,方才露出底下的人,血肉模糊。后来有人打那儿走过,总觉得路边有什么绊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