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纳采问名

大龄皇后 故筝 2519 字 3个月前

路上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因而并无多少人围观,只是天底下人大都是八卦的。消息飞快地传了开来,众人都在等着瞧,等着瞧那礼停在哪家门前。</p>

“不是说新后乃是岷泽县的一个乡野姑娘吗”</p>

“是啊,这不是钦天监卜卦所得吗怎么还如此大行纳采礼那乡野姑娘何来府邸中间种种该直接省去才是吧”</p>

“你懂什么若是省去,方才不合规矩。”</p>

“只有将诸多规矩大礼,一一行过,方才以示皇上的重视啊”</p>

闲云楼内,众人喝着酒,闲谈几句,仿佛自己便身处宫中,自己便极为了解皇帝的心思一般。</p>

孟泓闻言,放下手中酒杯,朝静宁巷的方向望去。</p>

杨宅门内,节案已经设好,只是案前空荡荡,没有人跪迎。</p>

杨幺儿这会儿便站在柱子后头,盯着中门,神色茫然不解。她身旁还陪着李家老夫人,李家媳妇们,还有李家姑娘若非这里塞不下太多的人,他们恨不得全都来蹭个喜气、蹭个贵气才好。</p>

李家年纪小一些的姑娘,讷讷出声“那边不用站人么”</p>

“不用。”她的娘亲拍了她一下。</p>

“那那既然没有人,为何还要行这样的礼”</p>

李老夫人回过头来,冷冷斥责与她“胡说什么”说罢,李老夫人动作夸张地一拜道“纳采、大征,必不可少。如此可见皇上对姑娘的重视。”</p>

说罢,李老夫人便朝杨幺儿的方向,脸上的褶子皮儿一挤,笑道“正显姑娘的身份贵重呢。”</p>

若是连礼都行不全。</p>

那方才会沦为笑话。</p>

正如李老夫人所言,尽管那案前无人跪迎,但正副使与内务府官员,全然不顾,他们神色肃穆,命人将采礼一一放下,然后正经地授了礼,哪怕他们对面空荡荡什么也没有</p>

如此一步一步做完了,他们方才回宫复命。</p>

旁人都心情激荡,唯独杨幺儿仍旧懵懵懂懂,就当看了一场猴把戏似的。</p>

李老夫人凑近前去,低声道“宫里何时来办纳彩宴姑娘若有用得着的地方,只管使唤咱们府上的人。”</p>

“且等宫中的消息罢。”刘嬷嬷道。</p>

“是,是。”李老夫人应声,心底却已经琢磨开了,想着回去就开始做准备,要让李家上下都跟着动起来才好。</p>

杨幺儿挤在人群中间,觉得有些闷。</p>

莲桂十分会瞧眼色,见状便将杨幺儿扶走了。</p>

其他人也不敢追上去,只在后面道“姑娘好生歇息,姑娘慢行”场面倒也十分有趣。</p>

莲桂扶着杨幺儿去了书房。</p>

杨幺儿坐在椅子上,呆坐了会儿,突地转头问莲桂“那是,什么”</p>

这还是她头一回主动同莲桂说话,莲桂登时受宠若惊得紧,忙道“姑娘晓得纳采礼吗”</p>

杨幺儿摇头。</p>

“便是成婚前要做的一桩事。”</p>

杨幺儿喃喃复述“成婚”</p>

莲桂道“便是姑娘要嫁人了。”</p>

杨幺儿心下隐隐是明白的,她知晓娘将她送到李府,是要让她去嫁人的。可是嫁什么人,怎么嫁人,她是一概不知的。</p>

到了这时,杨幺儿那点记忆才又被勾了出来。</p>

是。</p>

她是来嫁人的。</p>

杨幺儿眨了眨眼,胸口却有些闷闷的。</p>

她瞧了瞧面前的纸、墨,连字也不想写了。</p>

莲桂见她皱着眉,面色微微泛白,似是难受得紧,便赶紧将人扶着在小榻上躺下了。</p>

杨幺儿攥着怀里的薄毯,迷迷糊糊睡了过去。</p>

睡着,她便做了个梦。</p>

院子隔壁挂了灯笼。</p>

她听见了敲锣声,娘说那是隔壁娶妻了</p>

过呀过呀过了几日,隔壁就传来了隐隐的哭声。</p>

杨幺儿是记得一些些的,她坐在板凳上,围墙上爬过了一个女人,女人头发散乱着,她骑在墙上,骂底下的人。</p>

骂的话,杨幺儿只记住了半句,是什么“负心”“骗人”。</p>

然后底下有人把女人拉了下去,紧跟着她就听见了声音,那个人把女人打哭了。</p>

杨氏回来的时候,杨幺儿还磕磕绊绊讲给了杨氏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