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一百一四

大龄皇后 故筝 2908 字 3个月前

道长微微颔首道“贫道省得。”</p>

要在京中立足,道长自是个圆滑之人。</p>

卦象如何,只管说与这家男主人听就是了,何必叫那夫人听了平添烦忧呢人家添了烦忧,到时候他就也得添烦忧了。</p>

小太监传完了话,便又隐匿在了人群之中。</p>

杨幺儿几人走得慢,过了会儿才走到了道长的屋外。</p>

屋外等着不少人。</p>

他们便也如旁人一般,等在了门外,二人并肩而立,倒也不觉得无聊。甚至觉得这样难得的平凡时光,竟也是好的。</p>

那厢文昌观外。</p>

丫鬟扶住了常家姑娘,道“今日好多的人。”</p>

“今日道长要起卦,许多人都会赶过来求他这一卦。”常姑娘道。</p>

丫鬟疑惑道“这样多的人,算得过来么”</p>

“挑两三个显贵的客人,再挑两三个书生,再挑两三个闺阁千金,便谁也不得罪了。”常姑娘说着进了门,四下打量起来。</p>

帷帽遮挡了视线,但常姑娘还是一眼从人群中瞥见了她想要找的人。</p>

到底是天潢贵胄,纵使是在人群中,也是极为显眼的,旁人万不能及。</p>

常姑娘道“咱们上前头去。”</p>

“咱们也去求卦”</p>

常姑娘点头“求。”</p>

说着,她们也挤了进去,到了道长的屋门外。</p>

杨幺儿站在萧弋身边,等候的时候,便总会往四周瞧一瞧。这一瞧,她便低声道“钧定侯夫人,还有萧光和。”</p>

萧弋回头扫了一眼。</p>

萧光和的确随钧定侯夫人站在一处,想来也是来求卦的。</p>

没一会儿,就连李天吉家里那对双胞姐妹,还有孟家兄妹,这些杨幺儿先前见过的人,也都在文昌观里见着了。</p>

萧弋倒是没说什么,只是不动声色地挡住了杨幺儿。</p>

不多时,小道童便出来请杨幺儿进门。</p>

萧弋紧盯着她的背影,目送着她进了门,莲桂跟了上去。</p>

那道门刚一关上,萧弋便听见耳边传来一道声音“臣女常淑云见过贵人。”</p>

萧弋头也不回。</p>

常淑云好奇道“方才是皇后娘娘”</p>

萧弋这才冷淡地扫了她一眼,道“原来是常家姑娘。”</p>

常淑云心跳快了快,脸上写着几乎不作掩藏的野心。</p>

这是个段位比李妧还要低的女人。</p>

这厢杨幺儿进了内室,坐下,揭起了帷帽。</p>

道长盯着她目光一滞“原来是姑娘不,原来是夫人。夫人上回来到文昌观,立在树下,那般情景贫道还历历在目,不敢忘却。今日不成想到,竟是再相见了。”</p>

道长笑道“这一卦也不必卜了。”</p>

“嗯”杨幺儿这才有了点反应,歪了下头。</p>

道长笑着起身“夫人天生贵重命,又何须贫道来卜呢”</p>

莲桂在一旁笑了“道长说的是。”</p>

杨幺儿却不肯走,她道“我想瞧瞧卜卦。”</p>

道长顿了顿,道“罢,不若再请一位进门,待贫道为他卜卦,演示给娘娘看”</p>

杨幺儿点了下头。</p>

小道童便立即出去又邀了一人进来。</p>

门一开,进来的人一愣,就连道长自己也是一愣。</p>

杨幺儿扭头瞧了一眼,认出了对方是谁“越王。”</p>

萧正廷几乎手脚都僵住了。</p>

杨幺儿在这儿,想必皇上也在附近,以皇上的性子,若是方才见着他也进了门,只怕要多想。</p>

杨幺儿问他“你要卜卦”</p>

萧正廷点头“是。”</p>

他实则并非来卜卦的,他与道长乃是老友,不过是来此地受道家熏陶,以解胸中的烦闷抑郁罢了。</p>

杨幺儿道“我能瞧吗”</p>

哪有什么是她所不能瞧的呢</p>

萧正廷这才渐渐恢复了肢体动作,走过去坐下,道“能。”</p>

他与她都坐在桌案前,但实际中间隔了好长一段距离。</p>

道长将笔墨摆在萧正廷的面前,道“请殿下提笔随意写下心中想到的两个字。”</p>

萧正廷这会儿乍见了杨幺儿,脑中一时便浮现了头一回见她时的模样。他微微垂眸,提笔写下一个“月”字。</p>

那时,他便觉得她如月桂仙子。</p>

到今日,便也依旧如此觉得。</p>

道长低头瞧了一眼,脸色却是微微变了,他长叹一声道“不成,不成,诸事不成。”</p>

杨幺儿眼底浮现一丝疑惑。</p>

这样便算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