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风月话本

大龄皇后 故筝 2593 字 3个月前

他伸手牢牢扣住了杨幺儿的手腕“人多,当心走丢。”</p>

杨幺儿点点头,手指反扣住了萧弋的手背。她的手指软绵绵的,没有什么力道,但却让萧弋有种被抓住了的感觉,他的嘴角立时就又往上翘了翘。</p>

转瞬,二人便进了书斋。</p>

那掌柜的迎上前来,忙笑着道“姑娘,公子,要购什么样的书”</p>

萧弋面色冷了冷。</p>

这掌柜着实差了些眼力见,便连他们是夫妻也瞧不出来。</p>

萧弋低头粗略扫过一眼,书名过于浅显,无意义,同宫中藏书比较起来,实在差得太远了。</p>

只是到底不好扫了幺儿的兴,萧弋这才只是抿住了唇,并未多说什么。</p>

杨幺儿如今能识得的字已经不少了,这儿的书,她基本上都能认明白。</p>

她微微俯身,凑近了去瞧,低声念“书生风月事”</p>

再看第二本“闺中记”</p>

“怡红春情”</p>

打从杨幺儿念出第一个名字开始,萧弋便觉得听着不大对劲了。而后越往下听,就越是不对劲。</p>

萧弋脸色微寒,一把扣住了杨幺儿的手腕,将她往自己的方向拉了拉。</p>

那掌柜见状,冷汗便下来了,忙道“姑娘家瞧瞧这些读本便是了,方才那些话本,都是京里年轻公子爱买的。”</p>

“我要这个。”杨幺儿指住了那本书生风月事。</p>

掌柜小心翼翼地瞥了瞥萧弋的面色,道“姑娘,姑娘不如先同您的兄长说一说”</p>

这京中有些高门大户的姑娘,都是极为奔放,如孟萱者不仅带府中豢养的乐伎出门,也会偶尔买两本风月话本,只是她们买的比年轻公子们买的要收敛得多了。</p>

因而杨幺儿想要买下,掌柜倒并不觉得诧异,他只怕这位年轻公子心有不满瞧瞧后头跟着的那些人个个都凶恶得很,若是砸了他这铺子怎么是好</p>

这厢萧弋闻言,却突地挑动了一下眉,神色也刹那舒缓了下来。</p>

兄长</p>

若他当真是幺儿的兄长,便该自她幼时,将人养在身边了。还可瞧她年幼时是什么模样</p>

萧弋淡淡道“那便收起来吧。”</p>

杨幺儿闻言,当即便回头瞧了瞧他,眼底带着点点光芒,似是在笑。</p>

萧弋登时心情更好了,转头命赵公公上前给钱。</p>

身后跟着宫人们,便都当做没瞧见皇上同皇后买了什么一样,默默低下了头。</p>

那掌柜呆了呆,赶紧让伙计将书包起来。</p>

而萧弋心情大好了,再瞧那些书便也不觉得厌烦的,反倒想到了另一出妙用。</p>

于是他眸光一动,道“都包起来。”</p>

掌柜又是一愣,愣怔怔地问“公子,都包起来”</p>

赵公公笑着递出银子“愣着做什么都包起来就是了。”</p>

“是是。”</p>

掌柜指挥伙计开始包书,自个儿则攥着银子去找补了。</p>

赵公公道“行了,剩下的便是赏你的。”</p>

“谢谢爷”掌柜面上一喜。</p>

他见过来买风月话本的年轻公子,还见过不少。他也见过那些阔气冲天,买下一个铺子的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的但真没见过把这些书全给买了的。</p>

“幺儿还想买什么”萧弋低头问。</p>

杨幺儿摇了摇头,但随即又开口说“去画舫。”说着想了想,她又添了一句“想要去画舫。”这样句子便长了些。</p>

显然是将萧弋同她说的话,牢牢记在心中的。</p>

纵使是在人来人往的街上,但萧弋还是忍不住一把勾住了她的腰,俯身隔着一层纱,亲了亲她的下巴,低声道“那便去画舫。”</p>

周围难免有人驻足来瞧。</p>

但宫人们便立时冷着脸回视过去,这儿立着的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做什么事是不成的呢</p>

没一会儿便没多少人敢往这边瞧了。</p>

而萧弋倒也没过多停留,他抱着杨幺儿便上了马车。</p>

“去包一座画舫。”</p>

“是。”</p>

杨幺儿原先出宫的时候,玩过的东西不多。</p>

放风筝,上山吃蟹宴,画舫上喂鱼,买胭脂水粉,还有诗会上瞧舞姬伴歌而舞</p>

在她心中,去画舫上,便是极有意思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