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明媚之色

大龄皇后 故筝 2825 字 3个月前

车厢内,萧弋将杨幺儿裹得更严实,又在她颈下垫住了枕头。</p>

杨幺儿睁了睁眼,懒声道“今日,明日,都不同皇上一起”</p>

萧弋这会儿哪里还会生气他便低声道“好。”</p>

他抬手给杨幺儿梳了梳发丝,而后才打开了扣紧的车帘与门“帐子搭起来了”</p>

“回皇上的话,搭起来了。”</p>

“待帐中暖了,朕再带娘娘过去。”</p>

“是。”</p>

“烧些热水来。”</p>

“是。”</p>

待吩咐完,萧弋便重新扣上了车帘。</p>

而那厢有两个自请随军的,见此情景,忍不住暗暗摇头,心道,果真与先帝出征时没什么两样。到底是在宫里头养出来的贵人,哪里吃得了这样的苦呢</p>

等真要上战场的时候,还不知是什么模样。</p>

那二人对视一眼,念及李大人的交代,便都低下头,掩去了面上的神色。</p>

那边烧了热水来,萧弋慢条斯理地给杨幺儿擦了身,这才又让她接着睡了过去。</p>

而等帐中暖了,便有人打起帘子,萧弋便抱着杨幺儿下了马车。</p>

众人见之,不由都是一怔。</p>

众人心头暗暗想的都是,新帝难道是个脱不开儿女情长的人</p>

士兵们倒是未曾有这样的想法。</p>

他们自幼得到的教育,便是要忠君。他们那里懂得分辨什么样的皇帝是好是坏,左右怎么样都是好的他们唯一担心的便是,新帝若是不会带兵,可怎么是好</p>

在帐中休整一晚,第二日便接着启程。</p>

杨幺儿睁着一双迷蒙的眼,道“不同皇上一起”</p>

萧弋却是不由分说地抱着她上了马车,他沉声道“一回两回,朕都是从的,可不能回回都从。”</p>

“为何”杨幺儿纳闷地看他。</p>

“总该有那么一两日,幺儿也听听朕的。”</p>

杨幺儿抿了抿唇,这才道“皇上说罢。”</p>

“从今日起,将来三日内,幺儿都要同朕形影不离。”</p>

“形影不离”</p>

“便是将你时刻带在朕身边的意思。”</p>

杨幺儿没应声,却也没拒绝。</p>

萧弋抬手抚了抚她额边的发丝,知晓她这时候是极为不满的。</p>

但瞧着她面上神情,他又忍不住嘴角弯了弯。</p>

她自己当是没发觉的,她的眉梢眼角都带出了微小的情绪,仔细瞧便能瞧见。</p>

那些情绪里头,有一点的发愁,有一点的恼怒,还有一点的甜糅杂着媚。</p>

她自己也当是没发觉的,她说话渐渐地越发有条理了,也能顺着别人的逻辑往下回话了。</p>

她开口的时候越来越多,时而语气里,也会带上点情绪。</p>

他却也当是没发觉的,他的眉眼日渐有了点明媚之色,唇角不再是僵硬地板住,十年如一日了。</p>

三日后,大军抵达了边城。</p>

与边城紧挨着的宁城,已经沦为木木翰的地盘。</p>

下了马车,大风刮得人脸疼,萧弋便取过帷帽,给杨幺儿戴上,如此淡淡道“安营扎寨,众臣随朕到厅中议事。”</p>

“臣遵命”</p>

杨幺儿是极听话的,说了三日形影不离,便真要同萧弋形影不离。</p>

她抬脚正要同萧弋一并向前,萧弋却返过身来,按住了她的肩,他微微垂下目光,道“三日到了,幺儿今日便先歇息罢。”</p>

一旁的莲桂忙上前扶住了杨幺儿的手腕,道“娘娘,随奴婢来。”</p>

杨幺儿茫然了一瞬“唔。”</p>

萧弋低头整了整袖口,等到再抬起头来时,神色便冷厉了许多。</p>

之后的日子里,他都未必敢带她了。</p>

他从来都是不畏死的,他对旁人狠,更舍得对自己狠。</p>

待真要开了战,他会毫不犹豫地踏上战场。</p>

冬日里,木木翰方才来骚扰了边城城民,当地守军多有麻木,鲜少抵抗。因为这都过去数年了,京中依旧繁华,边城依旧艰苦,从不曾见有朝廷派军队来收缴城池,赶退木木翰</p>

这并不奇怪。</p>

于掌握朝中权利的文臣们来说,打仗与否,怎是他们该关心的事呢</p>

那边城好与不好,还不如抢夺一块肥沃之地,想法子将它弄给自己门下的官员来得有意义</p>

萧弋正是因为知晓这一点,所以他才更打定主意,要挑这样的时候,将木木翰打退。</p>

厅中。</p>

王参将出声道“此时出击恐不合时宜,不若等待大月国与天淄国回信,若他两方肯出兵援助”</p>

萧弋掀了掀眼皮,冷淡道“大月国国力弱,天淄国性情难以捉摸。与其等待他们,不如先行出兵。大晋已经数年不曾与木木翰交战,你们自认打不过木木翰,木木翰那方想必也是这样认为,不正是奇袭的好时候”</p>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有些面颊泛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