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聚一堂

飞上枝头 故筝 2051 字 3个月前

第三十章</p>

在继宣正帝、安宜皇贵妃一并赏了东西到萧家后,项皇后也特地吩咐人,抬了两口箱子到萧家。</p>

里头装着的,尽是绫罗绸缎。</p>

其中一些还是今年刚上贡分到凤鸾宫去的贡品。</p>

这时众人方才知晓,原来太皇太后、皇太妃与项皇后,都已经召萧七桐去瞧过了。如今这后宫之主都未曾说什么……</p>

可见这桩婚事,再无人可撼动了。</p>

一时间京中有多少人嫉恨妒忌不谈。</p>

当那两口箱子抬到萧家的时候,萧老夫人却又几夜睡不得好觉。</p>

“她倒是个有心计手段的,小小年纪,便能匡住安王不说,连皇后、皇贵妃这样的人物也能哄住……”话说到这里,萧老夫人眼底不由露出了一丝惊恐。</p>

如今容不得她再小瞧萧七桐了。</p>

一旁的婆子忙道:“老夫人怕什么?您是她的祖母呀。”</p>

又一旁的丫鬟,忍不住道:“如今五姑娘得势,老夫人若是再与她锦上添花,给些甜头,五姑娘若是个聪明的,自然知晓与您好下去。”</p>

萧老夫人顿了顿。</p>

她从来都瞧不上萧七桐,难道……难道真要就此开始,改变了待她的态度吗?</p>

那丫鬟见萧老夫人开始考量了,便也趁热打铁地道:“如今咱们府上女主人没了,您又本该是在府中享福的。瞧来瞧去,便也只有五姑娘当得起府里的门面了。五姑娘越好,不也正是咱们府上的脸面越好吗?”</p>

萧老夫人的眸光闪了闪,并没有应这话。</p>

她对祝琇莹母女的厌恶,并非这样轻松,一朝因为萧七桐得势,便全消了。</p>

她可还记着自打娶了祝琇莹进门,她儿子便一直走着霉运。</p>

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动也不动便罢了,膝下连个儿子都没有。</p>

萧老夫人想去想去,始终觉得恨意难消,她掐紧了手掌,道:“那也得她坐稳了安王妃的位置再说。如今……如今她依旧是萧家的女孩儿,依旧只是个小丫头。”</p>

萧老夫人冷哼一声,道:“纵使如今下了婚旨,但你瞧,这京里头的贵女们,会因着这桩事,便与她交好拉拢,百般讨好吗?”</p>

丫鬟讪讪退下,便也不敢再说什么了。</p>

……</p>

大历朝民风较为开放,纵有男女大防,但却看得没有那样严重。</p>

若是有同龄世家男女混在一块顽的场合,女子佩面纱即可。</p>

而大历朝每逢春日,便都有踏春赏花、采花、饮春酒……等习俗。</p>

因而这时,各家都常举办宴会,邀京中夫人千金登门。</p>

而到郊外去踏春、采花、投壶、射箭,便常常只有京中的年轻公子与贵女一并去顽了。年长者都少有跟去的。</p>

京中贵女大都妒忌萧七桐的好运气,逢这样的时候,自然谁也不乐意叫上她。</p>

鸿欣郡主自然是得了邀请的,只是她少与那些贵女打交道,想着只有她与单娇灵二人也实在无趣,于是便命人去了消息到萧家,想着将萧七桐也请去。</p>

那头鸿欣郡主还在恼于穿哪件衣裳好。</p>

这头萧七桐才刚刚梳洗起身,面上还带着一丝倦意。</p>

乐桃面上有些紧张,道:“人已经在院子里等了小半炷香了。”</p>

萧七桐点点头,以示自己心里有数。</p>

乐桃本有些心焦,但瞧了她的模样,慢慢受了影响,倒也还是平静了下来。</p>

只是院子里头的下人们却没有这样好的适应能力了。他们频频打量着院子里立着的小太监,脑袋顶上仿佛压了座山似的,连气儿都喘不匀。</p>

这位是打安王府来的。</p>

问来做什么的呢?</p>

却只是给五姑娘送一碗安神药的。</p>

那安神药说是一早王府上下便动作起来熬好了的,随后便有小太监将药送来了,这会儿都还是热乎着呢。</p>

下人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就熬这么区区一碗药,是怎么动用到安王府上下百来口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