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 52 章

赘婿神君 公子六月 2384 字 3个月前

夜里在与夫君的这一番交谈之后,玉珠心中倒的确松快了不少,她想或许真是她太过敏感急躁了一些。

既然孩子那般不情愿喝牛乳,那便暂时也不勉强他喝了。

做母亲的这样的心态,难免会影响到孩子,若因此叫小宝幼小的内心有了什么心头上难以言喻的伤害,那她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不过好在小孩子忘性大,昨夜睡前还一副哭唧唧的模样,一觉醒来,不逼他喝牛乳的阿娘就又成了天底下最最美好的阿娘,赖在玉珠怀里撒娇卖萌。

这几天玉珠一直都在忙,到今日才稍稍得空,本打算今日就在家好好陪陪儿子和丈夫,可谁知翌日一早,一封从柳城快马加急而来的书信打破了难得的空闲……

信是玉珠的大舅舅寄来的,玉珠的外祖母垂暮之年,身子骨一直不大好,大病小病不断,这一回的病情较为严重,一连缠绵病榻数月都不见好转,反而越发严重。

老人家大概是预感到了自己大限将至,心中牵挂的心愿便是想再见一面远嫁外地已经许多年不曾见面的女儿。

金家的那些父族族亲们如今已经是断了往来,但与母家那边的亲戚倒是关系还算融洽,只是因相隔较远,来往也不大方便,所以走动甚少,玉珠成婚包括金小宝的满月宴,柳城的舅家都是来人的。

只是玉珠的外祖母年事已高,又常年身子不大好,经不起来回两地长时间的奔波劳碌,故而金家的几次大事她都没能到场,玉珠记得上一回见外祖母还是在她十二岁那年。

见了多年不曾见面的女儿后老人便更想在离世之前见一见更久没见过面的外孙女和素未谋面的小曾孙。

大夫说人最多还能撑个十天半个月,若是赶路快些,倒能赶去见外祖母最后一面。

玉珠收到这封急信后便与金炳天商量了一番。

这边金家的生意不能缺了人照看,再加上金炳天自己身体本就也不好,不能经历长途跋涉的劳累,于是一家人最后决定,玉珠夫妻带着孩子赶往柳城,金炳天则留守在家照看家中的各项生意。

玉珠把这事儿和自家的父子俩说了,苍羲无所谓,总归她要出远门他跟着便是,去哪儿他完全不在乎。

至于小的那个,到底年纪还太小不懂世事,告诉他要去很远的地方看望曾外祖母,金小宝听到的重点便是可以与阿爹阿娘一道出远门,为此他兴奋得一奔三尺高。

事出从急,为了能赶得及见上外祖母的最后一面,也没来得及充分准备,玉珠也只是匆匆地收拾了些行囊,带了些护院随从就急急忙忙地上路了。

从宁州到柳城,若是脚程快些的大概十天左右就能到,慢点的半个月左右。

玉珠心急想要快点到柳城,但由于还带着一个孩子,她怕小宝太小受不了行急路的劳累,只能尽量选择了最快的路线,先是在宁州上船走水路,等到了宜城从水路换乘马车。

好在如今正直春汛,运河的水流较平常要湍急一些,速度倒是也快了不少。

一家人是从金家的码头出发,坐的也是他们金家自己的客舫,还有他们一家三口并金家的下人们,倒也清净安全不少。

金小宝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回坐船,新鲜极了,在船上跑来跑去的一刻都没停过。

舫船在水上行了两日,行至溢出山谷峡湾,此时已经走了水路的过半行程,还需大概再行两日的水路便能到宜城的码头做陆路中转了。

玉珠在上船前原本还担心儿子会不会因无法适应船只水上的颠簸而晕船不适,可谁知这小子上了船之后依旧生龙活虎,船头舱后蹦蹦跳跳地闹着,捉都捉不住他,就像一条滑不留手的小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