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节

但,打炮弹可不是小事,一个不小心,牛背山天火雷事件就又要重演。</p>

宁锯子的忐忑没人知道。在提心吊胆了五天之后,墨宗史上第一门大炮终于面世。</p>

造炮三人组都对成果很满意。他们熬了几天才造出的这个厚圆筒,光缠钢丝就缠了一天半,所有的尺寸都是严格按照矩子的要求执行,都没有一星半点的差池。</p>

本以为会得到矩子的夸奖,谁料前来验收的青年一脸严肃,眉宇间没露出半点轻松。</p>

只点了点头,宁矩子便又说起了炮弹的事。</p>

炮弹用钢要求强度高、硬度高,爆炸版载荷作用下要有一定破片率。但炮弹又是消耗品,成本要尽量压制,重点在做工,对工匠的手艺要求很严格。</p>

炮弹内目前只能装填黑火药,更安全稳定且威力更大的三硝基甲苯,因为暂时无法实现从炼焦炉提取粗苯而搁浅,但发射火药用的硝化甘油,宁矩子倒是已经提前准备好了。</p>

趁着工艺小组忙着造炮弹的时候,宁锯子仔细考察了一下他们造出来的炮筒。</p>

不得不说,手艺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即便没有现代各种大型设备辅助,柳铁和徐进还是想方设法还原了他的设计图纸,至少从外形上看,这已经是一门成型的炮筒了。</p>

岸炮的设计宁非以红夷大炮为原型。红夷炮的炮管长,管壁厚,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p>

炮身重心两侧铸造有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只要算准了抛物线,就能实现弹道的较高精度。宁非试制的这款炮长在两米半左右,口径80-100毫米,比正常的红夷大炮要短小一些,但是在炮身加装了自紧技术防止炸膛,预计射程在六七里左右,采用架退式前装滑膛。</p>

不过这种设计也有弊端,就是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射击战位,需要辅助炮手复位再装填,重新设定方向角和仰角。不过比起前装火炮,红夷大炮知道熟练操作还是能够速形成战力的,现在就看工艺能不能实现设计意图了。</p>

一天之后,炮弹出炉,宁矩子带着团队,拉着大炮,找了一处空旷的荒地做实验。</p>

单靠他一人自然是不可能完成发射的,所以他又找了几个帮忙的,铁粉十二郎便混在其。</p>

宁非本来是不想带他的,毕竟试炮有风险,他之前一直在担心炸膛事故,十二郎跟着实在危险。</p>

可架不住小孩软磨硬泡,用老爹赌咒用大哥发誓,说自己一定会好好呆在一旁不捣乱,宁非便也随他去了。</p>

他有心让封家人做个见证,毕竟这岸炮将来的材料要封家的留山矿出,不能不给合作伙伴看看研究成果。而且这次实验的安全区设在很远的地方,只要不跑出来就没什么危险。他也和十二郎都讲好了,只能在安全区远远的看,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不能凑过来,并找了两个弟子做监督。</p>

“把这个塞进耳朵,一会儿声音会很大。”</p>

临开始之前,宁非开始给安全区三人分发棉花耳塞,再一次强调安全纪律,表情十分凝重。</p>

十二郎有点怕。</p>

他从来没见过这样严肃的小非哥。</p>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家里的大凶兽,忍不住瑟缩了一下,乖巧地点头。</p>

“好的小非哥,我一定听话,绝对不乱跑。”</p>

听他这样说,宁矩子满意地点了点头,从怀里摸了一件物件递给他。</p>

“听话的孩子有奖励,这个先借你玩一天。”</p>

十二郎接过来一看,瞬间喜上眉梢,忙不迭地点头。</p>

“好嘞好嘞!”</p>

宁非递过来的是个小巧的望远镜,比之前他在大哥那里看到的要小了许多,但功能却是一模一样!</p>

一定是小非哥担心他看不清楚,特地把自己千里目借给他,小非哥真是个大好人!</p>

目送心爱的小非哥走向试验场,十二郎蹲在安全区的一块土坡上四下张望。</p>

试验场位于九凌湖东侧的一处荒地,远离农田和工坊,听说今天矩子要做实验,九凌城一早就通知全员不要靠近试验区附近,违者后果自负。</p>

有了天火雷的血泪教训,墨宗弟子自然不会越界。重点是那些后入城的工人和学员,织布坊和学房今日全员集合,在矩子试炮期间,不允许任何人离坊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