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哗啦,哗啦,哗啦啦。”</p>

听着悦耳的水声,老军屯的眼睛越睁越大,脚下的步子也在不自觉地加,像是找了迷,谁劝都不愿意下来。</p>

柳老头对老军屯的反应非常满意,但他还要低调的炫耀。</p>

“这水车现在还要人踏,着实费力费工,咱们墨宗讲究科学种田,田地里要顾得事情多着哩,哪有时间踏水车?”</p>

说到这里,柳老头状似不满意地摇了摇头。</p>

“还是要等你们边军把乌知河上的水坝修好啊。到时候水龙车有水推着转,人工不久省下了?”</p>

“有这时间大家多积些专用的种肥出来,那才能丰产丰收哩!”</p>

一番话,听得老军屯晕头涨脑,两眼发直。</p>

能推着自己的转……是个啥样子的宝贝啊?!</p>

这墨宗是个什么神仙地方,种个地竟然有如此之多的讲究,可是让他长大见识了!</p>

只恨不能今天就留下,好好听听人家那些讲究都是什么,也不枉他在田地里干了一辈子!</p>

第137章</p>

人啊, 话真不能乱讲,旗杆也不能随地乱插。</p>

这不,之前还雄心勃勃的老军屯, 等真进了柳老头的学习班,才忽然感受到来自墨宗的恶意。</p>

继参观了九凌湖的水龙车和农具之后, 定安城第一批“农学班”学员集体进入墨宗坞堡。</p>

一共三十人, 都是封家从边军军屯挑选出来的,老青三代, 全部会种田, 下过地。老军屯是农学班年纪最大的学员, 原本来之前还有些不服气,言说自己也是种田的师父,来墨宗能学个啥。</p>

等亲自体验过水车之后, 老军屯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但自己积极要求上课,还把班里几个不服气的刺头教训得服服帖帖, 务必不能在墨宗起幺蛾子。</p>

封大公子是个讲究人,世家读书进塾要给老师送礼, 他便着封小弟挑了30头猪仔, 连同30人的口粮一并送到坞堡。</p>

这次学习班,教学是柳老头, 后勤工作安排给牛婶子,两人分工合作。</p>

柳老头觉得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他这辈子活到现在, 除了和婆娘成亲的那日,最高兴的当属现在了!</p>

矩子让他负责这一批军屯户,他就带着外面来的“土包子”参观他们未来要学习上课的地方, 一进门就打了这群人一个下马威。</p>

本想着来墨宗也就是学着用新农具,没想到竟然是间正正经经的学堂!</p>

“这里,就是咱们未来要上课的地方了。咱们这个班虽然是干农活,但下田之前也是要讲点干货的。”</p>

说到这里,柳老头清了清嗓子。</p>

“按照咱们墨宗的规矩,每天都要留题目让你们回去琢磨,第二天交上来给我看,写不好的要挨罚。每隔一段时间会有考试,你们的分数会贴大榜公布,吊榜尾的不但丢人,还要加课加题,先跟你们说好。”</p>

说着,他就带着众学员进了教室。</p>

教室是之前农科班就建好的,里面的课桌和靠背椅摆放整齐,看着可比城里的最有名的书塾还亮堂不少。</p>

他看出老军屯的激动,伸手一指面前的桌椅。</p>

“就这,那都是矩子带着木工班琢磨出来的,专门做给咱们上课时候用。”</p>

“人坐在上面又舒服又省力,学东西脑子也灵光,可以好好记住着田里的道理。”</p>

“咱们家矩子说了,农业是根本,活着就得吃饭,所以种地是非常重要的事。没饭吃什么义理都是放屁,人都活不下去了谁讲那些天地纲常?仓子装满了才是正经事。”</p>

这一点,老军屯十分认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