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窄红 折一枚针 2520 字 3个月前

匡正速贴近他,耳语了一句:“等我去接你。”</p>

宝绽躲了一下,送他到门口。</p>

匡妈妈坐在迈巴赫后座,见匡正一个人出来,有些失望,但同时又松了一口气,仿佛宝绽是个仙,也是个魔,让她又爱又怕,不知道该怎么办。</p>

第156章</p>

如意洲初五开箱, 万融臻汇初八进入工作状态, 在匡正的投资计划上, 整个第一季度只有一个项目, 就是陆染夏那只“粉鸡”。他要通过掌控高端艺术品投资市场,让万融臻汇从二线大部队杀出去, 成为和gas私银部、德班凯略华区、香港富荣并驾齐驱的顶级私人银行。</p>

下午两点, 他带着段钊和汪有诚,驱车来到老城区团结路的小敦街,街口停着一辆银灰色宝马, 小郝按了按喇叭, 打双闪让他们跟上。</p>

两辆豪车在狭窄的小路上拐来拐去, 一栋老旧的居民楼下,覃苦声迎出来,天暖了, 他没穿那条黑羽绒服,换了件洗得发白的棒球衫,抄着手。</p>

各自停好车,宝马上下来两个人, 段钊联系的,一个姓李, 光头, 艺术圈都叫他李老狮,是这两年风头很劲的策展人,2017年在上海办了个国画狮子大展, 十五天成交额达到八百万,一展成名。</p>

另一个也是光头,姓哈,李老狮的朋友,国内最大的私人博物馆观兰馆负责展品策划的副馆长,戴一副圆眼镜,小眼睛要睁不睁的,瞧不起人的样子。</p>

覃苦声领他们上楼,三楼最里面一间,破铁门,门上贴满了铲不掉的小广告,匡正他们进屋,被满屋子刺鼻的松节油味呛得直咳。</p>

五十多平的小居室,住两个大男人已经够挤了,还塞满了半干不干的油画,大的四五米长,小的二三十公分,在层叠的画框和斑斓的油彩,陆染夏安静地坐着,系着一条经年的脏围裙,用一只独眼审视着未完成的画作。</p>

屋里七个人,一个画家、一个画家经济、一个策展人、一家博物馆、三个投资人,互相简单介绍一下,开始看画。粉鸡是个大系列,有四五十张,其他的是些静物和人体,即使是日常习作,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神彩,恣意鲜明,生机勃发,是画家灵魂的碎片。</p>

“凑合事儿。”姓哈的皱着眉头耷着眼,傲慢地说。</p>

李老狮很捧他,亦步亦趋地跟着:“是,还嫩了点儿。”</p>

覃苦声没吭声,匡正却说:“买家对粉鸡的评价很高。”</p>

姓哈的停住脚,回头瞧他:“你懂画吗?”</p>

匡正摇头,笑着说:“不懂。”</p>

姓哈的也笑了,他平时被画家和策展人捧惯了,不知道天高地厚:“我看你也不懂,倒腾钱的掺和什么艺术,你们上赶着往一个穷画家身上砸钱,还不是看他在上火了?”</p>

姓哈的傲,有他傲的道理,作为馆方,粉鸡要办展就得求着他,但他也蠢,用玩艺术的脑子去揣度资本,他以为万融臻汇因为陆染夏“火了”才做他,殊不知这把“火”就是万融臻汇点的。</p>

世上总有些傻子,自以为高明,其实不过是资本车轮下的一粒石子,看的是资本让他看的,听的是资本让他听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瞎子聋子。</p>

“我不懂画,”匡正笑得微妙,“我的客户绝大多数和我一样,也不懂画,所以才需要你们这些专家。”</p>

他这话不卑不亢,既肯定了姓哈的专家头衔,又点明了一个道理:在市场上,专家存在的意义是为买家服务,专家可以傲,但不能傲过买家。</p>

姓哈的眼睛一转,撇撇嘴,“作品还行,你们打算怎么搞?”</p>

“我们希望在观兰馆办一场春季特展,”匡正单手插兜,视线向下投在他那颗油亮的光头上,“画展由万融臻汇独家赞助,包括宣传在内的所有费用我们出,展览期间产生的全部收益,”他稍顿,“归你们。”</p>

姓哈的愣住了。</p>

“简单说,你们出个名头就行了,”匡正有种睥睨的神态,“哦不,还有场地。”</p>

姓哈的绷紧了面孔,财大气粗是什么样他今天算领教了,匡正的提议很明确,把艺术当买卖来做,万融臻汇用钞票换名气,观兰馆用名气换钞票,一场各取所需的双赢。</p>

他看了李老狮一眼:“我们馆……”</p>

正在这时,匡正有电话进来,是小先生。</p>

“喂,到了?够慢的,”匡正给汪有诚使眼色,“我的人下去接你,”他挂断电话,微微一笑,“买家到了。”</p>

匡正这么大气,他的买家会是什么样,姓哈的和李老狮很好,但还得端着专家的架子,装模作样研究陆染夏的画。</p>

“这个体积感很有意思,”姓哈的皱眉头,“还不是立体派,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