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第118天

冲喜[重生] 绣生 2420 字 3个月前

“那该如何?总不能不战而降。”殷承梧皱起眉头,他的年纪比李凤歧大上一轮不止,更别说父亲,不论是他还是父亲出面讲和,殷家都丢不起这个人。而且一旦认输……人心就散了。</p>

“如今之计,唯有以力破计。”殷啸之沉声道:“兵力相当,我们未必能赢。但若再多上十万兵马,以人数碾压,胜算便能大上许多。”</p>

一力破十会,他就不信多出十万兵马来,还没有胜算。而且他们也不需要大败对方,只要逼得李凤歧再不敢轻易来犯就算达到了目的。</p>

“父亲的意思是借陆州的兵马?”殷承梧迟疑着道:“可我们派去的人至今没有回信,漆典恐怕是早已生了异心。”</p>

殷啸之却是笑起来:“你以为我急匆匆赶来是为何?”他抚着胡须一笑:“陆州有回信了,漆典托人送了一封信回来,说答应出兵相助。但因陆州受雪灾影响甚大,军中亦缺衣少食,需要我们支援冬衣五万件,粮草二十石。”</p>

“他这是趁火打劫!”殷承梧神色不虞:“况且粮草就罢了,我们去哪儿寻这么多冬衣?”</p>

“倒也不算是狮子大开口,回信中亦说了,陆州情形确实不太好。”殷啸之缓缓道:“漆典虽曾是我心腹副将,但他性子耿直认死理,当初怕他不肯共同起事,坏了大事,我才将陆州撇了开。如今朝廷因着漆典与我的关系,对陆州多有忌惮。漆典约莫是撑不住了,也寒了心,只能投靠我们。”</p>

漆典这回要的虽然多,但对殷家来说,也就是稍微肉痛一些,并不伤筋动骨。若是能以此说服漆典出兵,逼退永安王,对他们来说,反而是笔划算买卖。</p>

殷承梧一想也是,道:“粮草可以给,但总要有个章程。若是粮草给了他畏畏缩缩却不出兵。我们也不能再讨回来。”</p>

殷啸之亦有此担忧,便与他商议起详细章程来。</p>

最后决定又派一名亲信充当使者,带着密信与一批粮草暗中前往陆州。</p>

信中他们同意了漆典的要求,但以冬衣粮草数目太大难以筹集,且容易被渭州察觉为由,只送了小部分过去做定金,余下的大半,信中说明待逼退了永安王后,再补上。</p>

……</p>

漆典见到冀州使者时已经过去了四日。</p>

验收了粮草之后,他感恩戴德地将使者迎进了刺史府,但转头进了书房,面色就沉下来:“五千冬衣,三万石粮草。倒是比打发叫花子还要大方些。”</p>

他一向知道中州冀州是嫡系,陆州比不上,也不想比。</p>

可谁知殷家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削减陆州军费,若不是从前朝廷拨下来的粮饷都被殷家扣留近半,陆州也不至于差点挨不过寒冬。</p>

如今有求他了,也还是如此趾高气昂。</p>

他知道不论自己开价多少,以殷啸之的性子必定不会给足,所以才特意狮子大开口。他以为殷家不说给足,一半是要给的。毕竟如今冀州情况紧迫。</p>

哪知道殷家根本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就拿这么点东西打发他。竟还没渭州送来的多。</p>

漆典心腹也觉得寒心,从前陆州一再忍耐,他都替刺史不值。好在如今他们已经不需要仰殷家鼻息了,便小声劝道:“虽然少了些,但好歹是白给的。也能撑上一阵了。”</p>

“也是。”漆典闭了闭眼,将一封密信交由心腹,道:“殷家不仁,就不能怪我不义了。”</p>

殷啸之坐镇中军,总算又挽回了些许士气。</p>

两军数次交锋,仍然是北疆胜多败少。</p>

然而殷啸之却半点不急,隔了几日收到陆州回信之后,便道:“可以动手了。”</p>

漆典回信,十万大军已经分批暗中赶赴瞿瞿山,在瞿瞿山设下了天罗地网,只要殷啸之能将北疆军引到瞿瞿山去。两军合围,必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p>

“明日就拔营,假作不敌,退守瞿瞿山。”</p>

瞿瞿山乃是冀州北面的一道山脉,与陆州相邻。因地形陡峭,易守难攻,殷啸之带兵退守,并不会引起任何怀疑。</p>

次日,殷承梧亲自领兵出战。</p>

鏖战半日后,颓势渐显。而对面的北疆军却是越杀越勇,大有要将其一网打尽的气势。殷啸之见状不得不下令拔营,往瞿瞿山的方向退去。</p>

姜述看着往瞿瞿山落荒而逃的冀州军,瞠目结舌道:“这演的倒挺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