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第100天

冲喜[重生] 绣生 2335 字 3个月前

正堂,几位将领齐聚。</p>

李凤歧到后,几人起身拱手行礼,便说起了正事。</p>

朱闻呈上一封信件来,道:“探子来报,黔中和加黎州生了叛乱。数万流民揭竿而起,屠了当地的县衙,劫了粮仓。消息传开后,樊州等地也陆续有流民呼应起义。”</p>

黔中和加黎州隶属涅阳,涅阳本是沈家带军镇守。但大都督沈重予自皁河一役之后,便一直留在上京。涅阳本就势弱,现无主将坐镇,又遇上流民起义,一下就乱了阵脚。几个县城接连被攻陷,却没有军队前去镇压。以至于散乱的流民很快就凝聚发展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p>

等消息传到上京,沈重予匆匆忙忙赶回涅阳,这些流民已达十万之众,有人有粮,已成了气候。</p>

如今他们接到的消息,是受到涅阳的鼓舞,北昭各地流民都蠢蠢欲动。有的是投奔了涅阳的起义军,有的则直接揭竿而起,在当地也有了不少势力。</p>

短短半月时间,北昭境内乱象丛生。</p>

“如今起义军中都在传天子昏庸无能,这百年不遇的雪灾,乃是天降神罚。”杨不韪神色振奋道:“这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以趁机让这把火烧的更旺一些。”</p>

杨不韪的话说到了几个将领的心里,这些年他们一直觉得王爷为了小皇帝牺牲太多,那时候王爷与皇帝兄弟情深,他们不好说什么。但如今小皇帝不仁不义在先,他们自然不甘坐以待毙,在他们心里,以王爷的功勋,这皇位也不是坐不得。</p>

朱闻亦赞同道:“我们暗中推一把,让那些流民打到上京城,等流民屠了皇宫,我们再名正言顺出兵平乱。”</p>

焦作想得更深一些:“殷家说不定也打着坐山观虎斗的算盘,得先想办法将殷家拖下水。”</p>

先将一池水搅浑,他们才好浑水摸鱼。</p>

几个将领各自发表看法,激烈地讨论了一阵,才发现李凤歧迟迟未曾出言、</p>

“王爷难不成还顾虑着和那小皇帝的兄弟之情?”杨不韪见状道。</p>

大约是憋了太久,他的语气有些重。待话说出口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僭越,他垂首遮掩了神情,放缓了语气道:“王爷重情重义是好事,可那位却并不是念旧情之人,王爷切莫一时心软,养虎为患。”</p>

李凤歧凝着他,没有错过他眼中的不忿。</p>

早在他还未与李踪翻脸之前,杨不韪就没少撩撺他。彼时他只当杨不韪是为他着想,虽然偏激了些,却也不是什么大罪。回回都只轻描淡写地叱责几句便放过了。</p>

但在知道了他上一世的背叛之后,再看他,便发觉了许多从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p>

杨不韪的野心,比他所想要大得多。</p>

他迫不及待想要博一份从龙之功,从始至终,他并不是为他抱不平,而是在为自己的野心铺路。</p>

李凤歧藏起眼中的冷凝,沉声道:“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但与其等流民攻陷上京,不若我们主动出击、”</p>

“可这样,恐怕王爷难占大义。”朱烈迟疑着道。</p>

这行军打仗,讲得便是师出有名。出兵平乱与起兵叛乱,字面瞧着差不多,但这中间差的可是天堑。</p>

若是他们背上了乱党的名声,恐怕就同如今的殷家一样,文人的口诛笔伐与天下人的唾沫星子都能将他们淹死。</p>

“我自有办法。”李凤歧扫了几人一眼,道:“流民之事,你们不必插手。坐视流民坐大,对我们并无益处。”</p>

他若是有意问鼎帝位,如今在流民中煽风点火,无异于亲手给自己扶持起一个强大的敌人。</p>

流民是乌合之众,可乌合之众,亦有颠覆乾坤之力。</p>

几个将领见他神色笃定,便压下了心中急切,拱手应是。唯有杨不韪眼中划过一丝愤懑。</p>

又是如此,王爷明明领兵杀伐果决,却每每都在此事上优柔寡断,止步不前。</p>

隐在袖中的手攥成拳,杨不韪眼神闪动,看来他得想办法推一把才行。</p>